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文化 > 岱山史话

试论岱山礼仪习俗的历史渊源与变迁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0年1月14日 10:03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二、海岛历史事件与民俗流布关系

这里所指的历史事件,与定海和岱山有关的有两大类。一是古代渔农民起义,二是海禁。它们与民俗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是因为,流布性又称扩布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传播中的蔓延性,即横向传播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前后左右的空间流动。例如海岛人的生活礼仪,之所以较多地接受大陆内地的影响,是与民俗文化的流布性和扩布性有关。例如,古代的渔农民起义。东晋隆安三年(399年),“琅琊人孙恩在舟山岛起兵反晋。元兴元年(402年)三月失败。”据说孙恩统兵廿万,是古代海岛史上第一次发生的声势最为浩大的渔农民起义事件。那末,这20万的起义军从那里来的呢?据新编的《鄞县志·大事记》曰:“孙恩的农民军20万人由会稽来。占领大浃江口(甬江口)。朝廷遣官军狙击,农民军退至本县海边”。又载:“晋隆安五年,二月。孙恩再次占领大浃江口(甬江口),围攻句章城。……孙恩军退入海边”。这里所指的“海边”,无疑为古之定海包含岱山区域。而上述文献中所指的“会稽”,即今之绍兴。也就是说,孙恩揭竿起义是汇集了宁绍一带的渔农民攻打宁波,兵败后退至海岛,即今之定海及岱山。然后以舟山群岛为据点,多次起兵攻城,坚持四年后终于失败。就此事分析,孙恩义军多达20万人,必非绍兴一地之民,而是汇集了江南各州各府之人氏,无形中汇集了江南各地之民风,随着义军的入岛,即把大陆的风尚扩布到舟山及岱山的民众之中。这是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再如,唐宝应元年(762年)“袁晁北路农民军占翁山(今舟山)、建水师,攻苏、杭。”元至正8年至25年,黄岩义军方国珍“以洞头三盘岛为据点。袭击元军漕运。”至正十五年“占昌国州(今舟山)”。他们的共同特征:一是先在江南沿海一带起义,然后带兵入岛;二是再以定海及岱山为据点,攻打大陆内地。由于出兵打仗都是群体性活动,这就为大陆和海岛间的民俗扩布,创造了十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

海禁。舟山海岛大面积的海禁事件,有史可查的有两次。第一次是明洪武十九年。《舟山市志》中曰:“太祖命征南将军汤和经略海上,遗46岛居民30000余人入内地。”第二次是清顺治十四年,以舟山“不可守”为由,再次实行海禁,将岛民尽迁内地。由于这两次海禁,使定海包括岱山的历史中断了数百年。但“海禁”解禁后,原迁居浙东一带的岛屿居民,随着海岛的复建而返回原地,同时也把大陆内地居民的人生礼仪及其习俗传承到海岛。这是原因之二。

 
来源:  作者: 金涛  编辑: 袁碧华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2025秀山滑泥赶海狂欢季拉开序幕 ...
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
用脚步丈量海岛 美丽舟山千里行活...
县中医院开展“百市千县”中医药...
我县举办宗教界消防安全培训
绿色护考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本周末...
暑期将至 科学护眼正当时
高亭镇:以辩促思 赋能基层治理
【实干奋进年】唯实唯干 奋斗奋进...
县人大常委会启动检察官司法责任...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12018297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