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县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贴近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生活,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载体,积极推行“五式”学习法,探索出了一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新路子。
案例分析式学习,凸显学以致用科学性。在党委中心组推行“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案例分析式学习方法。要求各中心组结合工作实际,编写和整理涵盖农村工作、机关工作、应急应变、作风修养、决策程序、民主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库,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对典型案例特别是发生在当地的事例运用理论加以分析,引导中心组成员通过案例的感性认识,强化对政治理论的理性认识,培养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年初,县委中心组围绕“如何助推科学发展”主题,精心选取了《南康事件的教训与启示》、《西湖李家村:和谐发展、绿色崛起》、《阳西红光村:走特色产业之路》、《宝丽华现象:绿色崛起破解山区发展难题》等4个典型案例,结合本县在稳定、民生及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认真剖析探究案例材料,科学论证,提出了“产业富民、工业兴县、生态立县、旅游活县”的发展理念,助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步入追赶型、跨越式发展道路。
情景模拟式学习,凸显真实直观生动性。由文字材料平面学习改为情景模拟立体学习,以一个或多个人物、事件为素材,通过展示实物、道具,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声情并茂地叙述、点评人物和事件,潜移默化地将党员带入特定的情景中,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探索角色模拟,让其根据自身思想、工作、能力和作风情况提出模拟的意向,主动进入这一角色,启发和引导党员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积极参与到学习交流讨论中来。县委党校在党员干部培训中,充分运用投影仪和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将社会问题情景化,使受训党员干部身临其境,直观感受事态发展,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该县远程办还通过改编“采茶戏”,将理论恰当融入,将情景真实还原,由党员全程参与编写和排演,并将影像资料上传县远程教育网络,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实现对党员群众的普遍教育。
集中研讨式学习,凸显攻坚克难针对性。组织党员干部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工作开展中遇到的急难险重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式学习,排除各种干扰,聚精会神,集思广益,攻坚克难。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在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组织召开“发展党内基层民主”集中研讨学习会,支部党员结合近几年本县的创新实践,畅所欲言,集中智慧,形成了“四定四有”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制度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下半年将在全县全面铺开。县拆迁办党支部针对城市拆迁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就如何在拆迁工作中贯彻落实“三保一弘扬”要求组织党员进行集中研讨,初步形成了“以民为本、和谐拆迁”理念,统一了党员干部思想,有力助推了城市拆迁工作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运行。
现场观摩式学习,凸显双向交流互动性。紧扣县委、县政府“百个重点”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在全县精心筛选30个“科学发展示范点”, 采取现场观摩、现场培训的方式,把党员学习课堂由“室内”转到“室外”,搬到田间地头,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和实践操作,进一步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对理论知识、实用技术的理解。在有条件的单位,鼓励党员干部走出去,取经学习并找准工作差距,形成信息互通、经验互鉴格局,推动工作开展。欣山镇党委就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组织社区党建干部到章贡区蔚蓝半岛社区、时间公园和谐社区等地现场观摩学习,找准了工作差距,理清了工作思路。在蔬菜育苗、移栽时节,该镇党委还组织20个村(居)165名党员干部到该镇下庄村农村党员创业(蔬菜)孵化基地开展学习,通过学员现场参观、远教课件学习和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的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学习过程中,部分党员主动和基地技术人员互留了电话,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轮流主讲式学习,凸显学思相融主动性。为了给党员干部搭建展示才华、锻炼胆量的平台,促进教学相长、学思相融,该县积极推行党员干部轮流讲课制度。讲课的内容采取“组织定”与“个人选”相结合的办法确定,结合工作实际,确定讲课内容;再由每名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和岗位职责进行选题,认真备课。课后由党组织负责人对主讲人思路是否清晰、主题是否鲜明、信息是否丰富、表达是否流利等方面进行点评,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增强讲课人的综合能力。有的党组织还通过评选“优秀教员”,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备课,争当先进。该县孔田镇上魏村党支部在支部学习日采取支部党员轮流主讲这一学习形式,既活跃了气氛又调动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既增强了学习效果又锻炼了干部,党员魏细华主讲的“脐橙花期管理技术”因讲课形象生动,贴近生产实际,时效性和针对性强,受到了党员群众的欢迎,被支部评为“优秀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