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注意观察和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学习不足是很多不足的总根源。向书本学习不足,必然造成学识不多;向实践学习不足,必然造成本领不高;向人民群众学习不足,必然造成智慧不够;向世界学习不足,必然造成眼界不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依赖知识的积累、学习、使用、传播和创造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尤为如此。所以,中央特别强调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党、学习型领导班子,加强干部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学习,以增加我们的学识,增强我们的本领,提高我们的智慧,开阔我们的眼界。
一要勤奋地向书本学习,增加我们的学识。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一文中强调指出:“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事实确乎如此,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群众;无论是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只有学好才能做好,只有读好才能学好。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勤奋读书学习,学识肯定不多、水平肯定不高、素质肯定不强,因而也就很难做好工作、办好事情。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不会有读书学习很少,却学识很多、水平很高、能力很强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原因很简单,“腹有诗书”就是腹有学问、腹有智慧、腹有思想,有了学问、智慧和思想,“气”当然就会“自华”。因此,我们必须勤奋地向书本学习,拜书为师,以书为伴,读书为乐,增加自己的学识,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更多、更好、更快地造福人民,报效国家。
二要努力地向实践学习,增强我们的本领。实践是最好的学校,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增本领。任何一个人,没有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没有亲身经历实践锻炼,没有亲身积累实践经验,很难有真知灼见、真才实学、真实本领。韩非子曾讲:“贤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说的就是实践磨炼尤其是基层实践磨炼的极端重要性。临床实践不足的医生,很难成为救死扶伤的高手;实战经历不足的战士,很难成为智勇双全的勇士;基层锻炼不足的官员,很难成为干事创业的先锋。一些同志的不足,与基层实践不足、亲身实践不足、深入实践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不注重实践,不努力学习,经验必然不足,本事必然不大,能力必然不强,因而也就很难干成事业。因此,我们要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最好的课堂”的观念,努力在实践中磨炼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以便更加实在、更加有效地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作贡献。
三要谦虚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提高我们的智慧。个人的智慧,我们应该切实看到;个人的努力,我们应该客观认可;个人的功绩,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但是,任何个人,包括伟大的人物和杰出的人士,离开人民群众将一事无成。伟大人物和杰出人士之所以成为伟大人物和杰出人士,一条根本性的原因是他们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学习了人民群众的智慧,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凝聚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任何人要想有所作为,都要不断强化“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的观念,真心实意地拜人民群众为师,如饥似渴地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切实做到取智于民、问计于民。
四要广泛地向世界学习,开阔我们的眼界。愿不愿向世界学习、敢不敢向世界学习、善不善向世界学习,很多时候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乃至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在知识经济时代尤为如此。中国清朝的康熙和俄国的彼得是同一时代的大国皇帝,所不同的是彼得大帝勤于学习外国、敢于学习他国、善于学习别国。为了就近学习快速发展的欧洲诸国,彼得大帝不仅力排众议把俄国的首都从莫斯科搬到了更靠近欧洲中心的圣彼得堡,自己还隐姓埋名直接跑到荷兰的造船厂去学习造船技术,而且还邀请意大利、瑞士等很多欧洲国家的知识分子到俄国工作,甚至在俄国从政为官。与此截然不同的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不仅不主动向外学习,相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面对迅猛发展的欧洲,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其结果大家都非常清楚,本来远远落后于中国的俄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快成为了世界列强,而起初经济总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甚至超过整个欧洲的清朝却渐渐走向了衰落。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不向世界学习,就要落伍,就要被动,就要衰败。在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人,不向世界学习,不仅会落伍、被动,而且会被世界潮流抛弃、淘汰。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强化向世界学习的意识,提高向世界学习的本领,努力用全人类的新知识、新理念、新经验、新科技,武装我们的头脑,提高我们的素质,开阔我们的眼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谱写新篇章,开创新局面,铸就新辉煌。
总之,因为学习不足是我们很多不足的总根源,所以,加强学习是我们弥补不足、缩小差距、避免失误、改进工作的根本措施。因此,我们必须如饥似渴地勤奋学习,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锲而不舍地终身学习,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