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学习型组织 > 经验交流

科学发展化矛盾 依法行政赢民心
——读《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有感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0年8月30日 10:23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提速,改革开放不断走向纵深,群体性突发事件也因之呈多发态势,此类事件一旦发生都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有的甚至会造成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应时刻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因为,发展必然会产生矛盾,由于这样或那样因素制约,矛盾的解决有其滞后性,所以有些矛盾就会由点发展成面,其中的不稳定能量就会蓄集,从而在某个时刻暴发。因此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也是社会常态,所以我认为我们对待此类事件态度上要认真谨慎,方法上要周密妥善,但切不可惧其发生,对其产生恐惧心理,视其为洪水猛兽,那不一个现代政府成熟执政的表现。通过对《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阅读和学习,我认为若想有效预防或妥善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时刻抓牢一个规律——科学发展。发展是一个永恒的命题,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是必然规律,只有通过不断的发展才能更好更多地解决人类所面临和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需要。因此,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发展也必须讲求方式方法,不科学的发展不但不能解决矛盾和问题,反而会产生更多更大的矛盾和问题,不是稳定的前提,而是导致经济社会混乱的前提。比如由于一个时期以来我们过于重视粗放型的物质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可利用资源的急剧减少,社会道德水准的不断下降,物质分配的极度不均。这些都是造成群众不满的主因,也是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诱因。我们提倡科学的发展方式,目的就是消除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诱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一个和谐的空间。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发展呢?胡锦涛总书记在他的科学发展观里作了全面的阐述。因此,我们首先要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标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做,不相符的坚决不做。其次是决策要科学。不科学的决策是引发群众不满和社会不稳定的根源,比如我们常常看到的“拉链工程”,道路挖了修,修了挖,这样的无端浪费,老百姓不骂我们骂谁呢?造成不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因是屁股指挥脑袋造成的,为了使屁股坐上更好的位子,只求眼前,不求长远,只求个人利益,不求集体利益,只求政绩,不求效益,这是当前社会通病。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做到决策的民主性,发挥群众在决策中的主体作用,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群众是决策的最终实践者,真理和科学都是来源于群众的实践,因此他们的广泛参与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应该比所谓专家的建议更实际、更权威;做到科学决策,还必须做到科学的规划,当前正在做我县十二五规划,该规划的科学与否事关我县未来五年发展的成败,正如陈伟县长上半年经济工作报告中所说,要编制一个经得起人民群众检验、经得起党委政府检验、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规划,为实现我县经济新一轮大发展奠定基础。做到科学决策还必须加强对决策的监督,没有监督的决策,很难是科学的决策。因此必须健全决策监督机制,让决策更加科学。再次是加强制度建设,科学发展必须有制度保障。当前科学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行动的落实上不科学的现象还比较多,比如某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大力引进高污染企业、高耗能企业,大肆侵占农民的耕地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最重要原因是科学发展的制度不够完善,对不科学发展的行为没有一个很好的制约机制,再加上科学发展的难度远远大于非科学发展的难度,当然人们就会避重就轻选择后者。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科学发展制度建设,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二、时刻谨守一个规范——依法行政。细观很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起因,几乎都能找到某些基层政府和某些政府工作人员不依法行政的影子,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从而造成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甚至积怨,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因此说依法行政在预防和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基层政权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层依法行政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当前,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基层行政组织的行政手段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行政者的行政行为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基层政权是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利益的实现。基层依法行政已成为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二)基层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进程的需要。当前基层依法行政中仍然存在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按照一些不合法的地方“法律法规”行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仍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若不及时予以解决,必将影响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为此,必须要改变当前基层政权这些行政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好人民合法权益和利益的实现,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依法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行政权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行政管理活动能否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尺度,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依法治权,治权的重点又在于治行政权力,确保依法行政。依法制约行政权力,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既是现代法治的宗旨,也是依法治国的价值取向,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行政权最容易膨胀,它最需要自由又最容易无度,最需要控制又最难以控制。政府或者通过行政机关对整个社会秩序规范的、文明的依法管理,不仅使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得到全面落实和普遍遵守,有助于树起法律的权威,同时也在全社会起到很好的尊重法律、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公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只有首先实现行政法制化,政府和行政机关严格依照表现为法律形式的人民的意志来治理国家,才能促进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普遍的切实遵守,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地法治氛围。

  三、时刻铭记一个目标——执政为民。现在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另外一个重要诱因就是我们某些党和政府工作人员忘记了党和政府的最高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忘记了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忘记了党的执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他们把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割裂开来,甚至有的官员会说出:是为党说话还是为老百姓说话的谬言。因此,在基层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中加强执政为民的目标教育还非常必要。让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明白我们党执掌政权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力去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我们的当前最重要任务。因此要把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执政成效的根本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密切与群众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只要我们做到科学发展、依法行政和执政为民,群众利益就会得到保障,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就会建立互信,社会就会和谐稳定,经济就会繁荣发展,群体性突发事件就不会再发生。

 
来源: 县委宣传部  作者: 张永立  编辑: 袁碧华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昵称: 输入答案:

 
热点新闻
清明假期:以晴好天气为主
张文科节前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发放文旅消费券 激发市场新活力
我县获省第六届残疾人旱地冰壶锦...
旅企专题培训 提升服务水平
2025年流动少年宫活动启动 首站走...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九...
卢建波节前督查森林防灭火及安全...
县委常委会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
聚焦缩小“三大差距”与发展轴建...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12018297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