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中,自己浅浅拜读了宋炳良先生的《港口经济、政策与管理》一书,感觉该书从港口的概念、功能和要求,周边环境及配套设施要求、港口产业、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对世界主要港口与中国港口作了对比描述,特别是对港口管理中的市场竞争、经营成本、管理模式、业绩评估以及公共利益的保护和管理者的职能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这些介绍不仅授予我们普通民众了解一些基本的港口经济理论知识,并对引导和启发从事港口经济的管理和经营的人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无疑是极为有益的,现就阅读该书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随着经济社会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地球村”的概念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认同,海洋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港口作为世界经济贸易的载体,其重要性更加突现,发展建设超大型、多功能型、综合区域型港口,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选择。
我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要塞,长江口南端,杭州湾外缘,处于南、北航线与长江航体的“T”型交界点,是长三角综合运输的重点节点。深水良港众多,港口资源得天独厚,是建造国际一流港口,尤其是实施水水中转等港口物流和发展临港工业的理想场所,区域优势和港域资源优势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跳出岱山看舟山,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批石油、矿砂中转储备、大型石化基地等项目相继落户舟山,连岛大桥的通车,使海岛变为局部性的半岛为舟山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跳出舟山看长三角区域,近几年来,根据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部署,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港航跨省”的践略决策,舟山在“海上浙江”、“港航强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寄予厚望,从当前国家相关科研单位频繁调研舟山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舟山经济发展拟提高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层面来分析考虑。作为区域海洋经济不可或缺的岱山,无论在地理位置、港口条件等方面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得益于近几年海洋经济发展的浪潮,我县港口经济特别是船舶修造业迅猛发展,托起了我县经济的半壁江山,与之相配套的船配、物流运输服务等行业快速发展,化工、货物中转建材等行业也纷纷落户岱山,水产加工等传统海洋经济产业稳中发展,目前,我县的船舶修造为主的港口经济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相对于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当前我县也存在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如作为一个海岛县,海洋经济偏重于港口经济的开发,港口经济偏重于船舶修造行业的开发,发展结构略显单一,而船舶修造比较容易受到世界经济发展波动的影响,只有做强做大船舶修造支柱产业,拉长行业产业链,积极引进发展物流、货物中转、水产深加工等其它产业,形成合理、稳定的产业结构布局,才能增强地方经济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又如因地方经济初期发展的影响,岸线未能得到最优的开发利用,部分企业多占少用或占而不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港口资源将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海洋经济的发展将迫使我们在合理使用现有港口资源的同时,通过各种工程方式,新建、开发一批港口资源,为我县后续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港口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港口的建设开发、运行管理等诸多方面,作为一个处于港口经济发展初期的经济体,无论就港口建设的布局规划,还是港口管理的运行模式、管理人才的引进培养都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过积极探索和探讨,只要我们在前进中总结经验,在困难时坚定信心,在探索中寻求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我县经济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