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学习型组织 > 经验交流

关于在岱山设立和发展保税港区的研究与思考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0年8月30日 10:54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近年来,我县及时抓住世界船舶工业等临港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线,大力引进先进船舶修造企业,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截至2009年,全县国民总产值102.4亿元,同比增长20.3%,比“十一五”初期的2006年增长1.9倍;自营进出口总额16.0亿美元,同比增长75.4%,比2006年增长4.8倍。随着港口岸线开发的推进、临港工业尤其船舶工业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及大型港口物流项目的不断落户,岱山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加上,我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我们认为,已经初步具备了设立保税港区的基本条件。为此,岱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借鉴国内外保税港区的成功运作经验,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几点粗浅的意见,供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参考。

  一、我县设立和发展保税港区的重要意义与有利条件

  岱山地处偏远海岛,加上历史上曾是国防前沿,港口开放开发起步较晚,长期落后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成为浙江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直至“十五”、“十一五”期间,常石集团、金海重工、东邦修造等国内外大型船舶企业先后落户秀山、长涂、衢山,我县临港产业才乘势而起,翻开了波澜壮阔的一页。2005年上海洋山保税港区设立、2008年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设立,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开发,都给我县发展保税港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岱山设立和发展保税港区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及外贸方式多样化,进出口货运量快速增长,我县作为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舟山北翼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面对国家战略部署所带来的机遇,理应以更强烈的责任使命感、更高远的观察视角、更宏大的发展目标,力争在设立保税港区战略方面先行试点。具体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从各行业进出口贸易情况来看,因进出口货物的批次、数量、时间、贸易国的不同,我县长期在通关环节、运输成本上处于竞争劣势。因此,设立保税仓港区是减少企业进出口通关环节、降低运输成本,便捷进出口通道,提高我县外贸企业的必然之路;也是进一步创造条件,方便更多企业开展多种贸易业务,拓宽加工贸易领域,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并是我县拥有更加开放的政策和发展环境,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构筑国际贸易平台,集聚国际贸易人才,营造国际贸易区域的必然选择。

  二是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的内在需要。一直以来,我县因受海岛自然条件的制约,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近年来,虽然临港工业特别是船舶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海洋资源优势仍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良好的深水港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及时的开发利用,造成资源闲置。为此,设立保税港区一方面将有利于发挥我县的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加快我县深水港口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推进港口开发进度;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吸引外来投资,在保税港区内兴办各类加工贸易企业,使我县的滩涂、盐田、缓坡等土地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三是打造国际性综合贸易港区的战略需要。从长三角区域发展趋势来看,支撑经济发展的港口已经由单点的港口发展转为港口和陆地的联动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建设的进度加快,为岱山发展不同于周边港区功能,集港口、物流、加工为一体的国际性综合贸易港区提供了条件。因此,通过设立保税港区,可进一步带动整个岱山港区的投资建设进度,提高港区的外向度,加快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使之成为大宗散货港口作业区、贸易交易区、物资流通区、仓储加工区的国际性港口。

  (二)岱山设立保税港区的有利条件

  我县衢山岛紧邻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水深和港口岸线等均符合建设大型物流集散地的条件,可成为洋山港的前沿锚地;大长涂岛樱连门等处可大面积围垦,有利于发展石化等大宗物流中转基地。总体而言,我县已具备设立保税港区的有利条件。

  从政策机遇的角度看:2010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长三角区域规划》,正式提出设立“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这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对舟山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明确规划,岱山作为舟山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受到国家政策的重视。目前,省委、省政府正在起草编制的《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带规划》,把舟山作为产业带的核心区域定位,也将为岱山的发展带来政策上的机遇。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看:我县地处太平洋西岸长江口南端,濒临国际主航道,扼我国南北海运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T”形交汇处,是长三角出海口的战略要塞,邻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距长江口44海里,上海芦潮港38海里,宁波港46海里,与釜山、高雄、首尔、大阪、长峙、神户、香港、新加坡等港口在700-1000海里的扇面之内,是江海联运和国际航线的紧密结合部。凭借背靠沪、杭、甬等大中群和长三角经济圈与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和舟山大桥建成通车的便捷优势,进一步拉近岱山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距离,为大宗货物大进大出创造了良好的物流条件,也为保税仓储区的有效监管,突显了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

  从资源条件的角度看,我县是标准的海岛县,全县有404个岛屿,总面积为5242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为4916平方公里。县域各岛显“X”型分布。全县拥有海岸线总长717公里,其中水深大于10米的可利用岸线有64.5公里;水深大于15米的可利用岸线52公里;水深大于20米的可利用岸线有13.5公里。华东地区最好的三个深水港址有两个在岱山县境内,分别为衢山的蛇移门港和黄泽港。既有稳定的岸滩和顺直的岸线,也有大量的滩涂资源可供围垦形成陆域资源,更有宽广的腹地和良好的城乡作为依托,具备了建设港口经济的良好空间。

  从产业基础的角度看,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海洋经济增加值61.0亿元,增长30.2%,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59.6%,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8年的17.0:47.0:36.0调整为2009年的14.5:53.3:32.2。实现工业总产值228.1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临港型工业产值达到190.5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83.5%,增长94.1%。基本形成了以船舶修造为主,水产加工、汽配、玩具、电机、化纤等六大产业共同发展的工业生产格局。全年实现进出口额10.5亿美元,同比增长75.4%,其中出口10.81亿美元,进口5.3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4.8%和20.7%。随着我县工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加快推进,更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投资环境的改善,都为我县设立保税仓港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1] [2] 下一页
 
来源: 县委宣传部  作者: 叶军  编辑: 袁碧华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昵称: 输入答案:

 
热点新闻
清明假期:以晴好天气为主
张文科节前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发放文旅消费券 激发市场新活力
我县获省第六届残疾人旱地冰壶锦...
旅企专题培训 提升服务水平
2025年流动少年宫活动启动 首站走...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九...
卢建波节前督查森林防灭火及安全...
县委常委会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
聚焦缩小“三大差距”与发展轴建...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12018297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