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北京7月7日讯 (特派记者 叶海) 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不久以后,浙江的东海之上将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而舟山群岛也将成为我国东部地区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国际门户。
7月7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表示,将舟山市现有行政区域范围设立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今年国务院批准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后,对浙江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国务院在批复中提出,舟山群岛新区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经合开发试验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在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东部地区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吕祖善特别提到,舟山群岛新区将围绕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加快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建设步伐,建设一批重要战略资源储运基地,加快推进舟山保税港区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全中国。
除此之外,舟山群岛新区也将通过扩大开放,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国际门户,使得舟山群岛新区成为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
浙江省常务副省长陈敏尔,舟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黎明也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