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立刻成为全国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关注的焦点。会中会后,媒体相继在重要版面、重要新闻时段发布相关消息。
据统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香港经济导报、商报等6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其中,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还临时改变了原定节目播出计划,挤出近30分钟时间直播了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央视一套在新闻联播中、央视新闻频道在午间新闻等多个时段进行了报道;凤凰卫视也向全球报道了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分别在二版和十版两个版面做了相关报道;光明日报在报眼突出位置刊发;经济日报在四版中心位置进行了报道;香港大公报在二版以《国家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舟山开发欢迎外资民资八旬老人寄语家乡未来可能赶超香港》为标题整版进行了报道;此外,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等也做了相关报道。
作为一条重大新闻,人民网、中国网、新浪网、浙江在线等网站,纷纷对新闻发布会进行了现场直播,上万家网站转发了新闻。
截至昨晚9时,关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新闻,在百度上搜索到了131万余条,在谷歌上搜索到48万条。网络点击量达到5亿。
人民日报
舟山群岛新区的崛起将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6月30日,国务院批复,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为又一个国家级新区,这也是国务院批准的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作为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舟山群岛新区的区位优势无可比拟。
放眼看去,舟山地处环太平洋国际运输主航道上,以此为圆心,画一个1000海里的辐射圈,香港、高雄、新加坡、釜山、大阪等环太平洋重量级港口尽在圈中。
与此同时,它的身后连着绵长的长江黄金水道,东部黄金海岸线上的南北海运在此交汇,区位优势无可比拟,是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
天然独具的地理优势、产业规划的中心位置,舟山群岛新区的崛起,将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舟山群岛目前已经建成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全国最大商业原油储运基地和矿砂中转基地。舟山港域去年完成油品吞吐量4500万吨,矿砂7500多万吨,煤炭2115万吨,粮食539万吨。同时,舟山的油品仓储能力也已达到1150万立方米,预计“十二五”内新增仓储能力1900万立方米,成为全国油品仓储和中转吞吐能力最大的港口区域。金属矿石年吞吐能力也将在目前约7500万吨基础上增至1.4亿吨。
目前,舟山开始对海域内诸多符合储运条件的岛屿进行了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大型油品、矿石、粮油和液化天然气等战略物资的储运基地,提供储运和贸易能力。未来的舟山,将建成全国重要的油品、铁矿砂、煤炭、化工品、粮食、集装箱中转贸易加工六大基地,为解决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撑。
新华网
中国设立首个群岛新区推进实施海洋战略
中国唯一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浙江省舟山市,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一国内首个群岛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之后,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第四个国家级新区。
为打造以先行先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中国此前在改革开放30多年间陆续推动了3个国家级新区发展。分析认为,如果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设立浦东新区是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探索需求,进入新世纪以后推动滨海新区建设意在打造中国沿海经济的第三极,两江新区建设是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开启,中央此次批复设立舟山群岛新区则是发出了中国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强音。
近年来,中国迈向“蓝色经济”的步伐持续加快,贯穿辽宁、山东、福建等东部沿海的海洋经济链条逐步形成。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和全球吞吐量第一大港的浙江省,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也在今年两会前夕上升为国家战略。
来自中国工程院的《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综合报告》认为,舟山群岛是中国“开拓走出大陆通道、开发西太平洋资源的战略前进基地”。
舟山的区位优势在纵观整个环太平洋地区时或许更为明显。专家提出,“西北太平洋地区”将在21世纪影响全球发展方向,该区域包含有俄罗斯、中国大陆、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这个接近规则的五边形占据了东北亚通往太平洋从而走向世界的咽喉和要道,而舟山恰好处于这个“五边形”区域的核心位置。
新华社
舟山群岛是我国深耕海洋的战略“基点”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舟山群岛,我们发现,地处我国南北海运和长江水运的“T”型交汇要冲的舟山群岛,犹如“长江之箭”伸向海洋的箭镞,又与东北亚及西太平洋主要港口形成等距离扇形辐射,成为我国蓝色国土的重要“坐标点”。
舟山群岛共有大小岛屿1390个,岛屿数量占全国的25.7%,并以多层岛链的形态向外扩散,逐步深入到西太平洋。
途经我国的7条主要国际海运航线有6条经过舟山,此外舟山海域还有可供15万吨级船舶进出的航道13条,可供30万吨级船舶进出的航道3条,是包括上海港、宁波港在内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以舟山为“基点”,与亚洲的主要航运中心釜山、长崎、高雄、香港、新加坡等构成500海里等距离的扇形海运网络。
有专家分析认为,“西北太平洋地区”将在21世纪影响甚至主导全球发展方向,该区域中包含的主要海洋国家和地区形成一个接近规则的五边形,而舟山恰好处于这个五边形区域的核心位置。中国工程院所作的《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认为,舟山群岛是“我国开拓走出大陆通道、开发西太平洋资源的战略前进基地”。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精神,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立足五项发展目标,逐步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许多专家认为,世界知名岛屿发展都确定一种核心功能,舟山群岛真正体现全球一流水准,最具国家战略意义、最具稀缺价值的,还是舟山优越的港口资源、水水中转、水陆中转优势和以岛屿为基地的战略资源储备条件。
舟山市委书记梁黎明认为,根据我国海洋战略优先发展顺序,舟山可以先行建设“国际物流岛”,作为我国战略物资储备、配送、交易基地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中国新闻网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探索陆海统筹发展新路径
在中国国务院的批复中,把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作为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海洋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探索陆海统筹发展新路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探索陆海统筹发展新路径。这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最大看点。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30多年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源、环境、人力等支撑中国过去突飞猛进的因素已到极限。
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也是制造业大国的一个典型区域。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发扬“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使浙江成为中国模式的优等生。
但不可否认,按照原有模式,浙江陆地发展空间极其有限。而另一方面,浙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2010年浙江全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35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不到13%。
成长的烦恼之中的浙江需要换一个主场,换一种模式再出发。中国同理,同样也需要换一个主场,换一种模式再出发。于是,面向大海成为浙江的选择,更是中国的选择。
如今,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发展海洋经济,不仅仅事关浙江,不仅仅事关经济,海运兴,国运兴,世界历史证明强国从来海上无弱兵。
浙江日报
千岛之城新启航
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有“千岛之城”美誉的舟山,正式启航。
当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国家中长期规划重点时,舟山群岛的资源优势日益凸现,魅力四射。
舟山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发展优势和现实条件:
一是区位条件优越。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
二是海洋资源丰富。海域深水岸线总长280余公里,占全国的18.4%,其中水深20米以上岸线180公里,航道锚地匹配理想,是我国建设大型现代化深水港的理想港址。
三是海洋产业基础扎实。已初步形成以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海洋旅游、海洋渔业为支柱,具有鲜明海洋海岛特色的海洋经济体系,去年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68%。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对提升我国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拓展我国海洋战略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促进陆海统筹发展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说:“当初选择舟山群岛,从区位优势来讲,中国沿海其他地方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从战略位置上来谈,舟山非常重要。从舟山出门就能直通太平洋,从战略上讲,中国就这么一个地方,能通过公海突破太平洋岛链,北连上海通过长江抵达内陆,南接台湾海峡。 ”“舟山将以更加开放、包容、合作的态度,与境内外开展广泛合作,实现多方的利益共赢,更好地建设舟山群岛新区。”舟山市委书记梁黎明在发布会上的一席话,令人对新区寄予热切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