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市人才交流中心在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2011年人力资源交流大会,这是我市自国务院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举办的第一次大型公益性招聘会,共有125家招聘单位进场设摊,推出就业岗位3300余个。
据统计,昨天招聘会上进场求职的有50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100余人,其中现场录取230名,比往年高出很多。
国企大热门,酒店服务业爆“冷门”
上午9时,招聘会达到高峰,场内求职者们不停地穿梭在各家企业的招聘摊位前,进行咨询、投简历、现场面试等。记者看到,在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招聘摊位前始终都排着求职投简历的长队。从招聘广告看,该单位需招人员百余名,学历为本科、大专、中专。
该公司的纪委书记、人力资源部主任翁伟虎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企业的职员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结构有些老化,需要重新调整,补充新鲜血液。此次招录的人员,企业将他们视作储备人才,送到各个岗位上锻炼,时机成熟后,让他们挑起企业的大梁。
“这次进场的招聘单位很多,所以求职者也比往年多。在现场能立即招录200余人,这在往年较少,说明企业急需用人。”市人才交流中心有关人员说,但像酒店等服务业却面临着人员越来越难招的现象。“每年我们酒店职员的流动率接近百分之百,离职的原因多是觉得档次不高而更换工作岗位,即使有的所读专业是涉及酒店管理的,也不想做这一行。”负责招人的定海一家星级酒店工作人员面对不多的投档简历深有感触地说,所以这一行很难招到人。
普陀山大酒店的王小姐也有同感。她说,尤其是一些父母更不愿意让家中独苗去从事酒店服务行业。
舟山学子回乡求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招聘单位在招聘广告中写有“舟山籍学生优先”的字样。而在本次应聘者中确实有许多舟山籍学子,从采访中了解到,其实他们也想在家门口工作,尤其舟山成为新区后,其机会应该与周边城市一样多。“小孩子一个人在外面闯也不容易,有合适的工作还不如回家来。外面2000元的工资和舟山当地1500元的工资其实就是一样的。”温州师范学院的王同学母亲说,儿子已在国企或较大规模的私企投了简历,其他单位再看看。小王说,他很多在外地求学的高中同学也都有回舟山工作的打算。
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的何超表示,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工商管理,所以想要应聘有关行政文员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前也参加过杭州、宁波的交流会,但最后想想还是觉得回家乡工作好,这样更贴近家。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主要面向大中专毕业生及各类人才劳动力,岗位主要涉及酒店管理与服务、金融、房产、旅游、物流、船舶等多个行业的50余个专业,其中船舶、机械等专业的用人单位有33家,需招各类人才1300余人,而宾馆、酒店、旅游服务行业19家,需招750余人。同时,交流会还向高校毕业生推出岗位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