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我向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提了一个关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问题,至今记忆犹新。如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正式获批,我可以用“欢欣鼓舞”表达当下的心情。这不仅是舟山人民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国家战略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作为一名在海外的舟山人,我深有感触,舟山人从“岛民”变“市民”,再从“市民”变“新区人”,这些身份的转变,记录着舟山发展的每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历史上,舟山有过几次“海禁与闭关”。新区的设立,预示着舟山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开放,并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大门户。
对于刚诞生的新区,我有自己的解读。中央把上海浦东新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两个毗邻的新区放在一起,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要发挥这两个新区的功能互补。浦东新区以发展国际金融业和高新科技产业为主,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国际物流岛的强劲功能,将彻底解决浦东新区在国际物流和自由贸易港区发展问题上的困境。
浦东新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两个轮子的转动,将形成“浦东研发,江浙制造,舟山物流”的长三角地区新发展模式,使中国经济的这一核心区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并成为新的国际经济与产业中心。如果浦东新区成为长三角的头脑,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将成长三角的心脏与供血系统。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规划发展中,我觉得应认真研究和学习参考海外的一些成功经验,打造“新加坡物流+日本海洋港口工业+香港自由贸易港”的综合体。当然,在海岛旅游业的建设中,可以借鉴美国夏威夷和日本冲绳县的一些经验。
作者系舟山籍旅日记者 现日本亚洲通讯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