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涂港素以港口优良而闻名,但港的北口有东、西鹤嘴两山扼门对峙,门外五虎礁似五只凶猛的猛虎,张牙舞爪隐伏其中,形势十分凶险。当夜幕降临,茫茫东海一片漆黑时,行船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不测。为导航百舸,俾行舟预知趋避,清同治初年,江苏来的慈领和尚在西鹤嘴栖身,点起了一盏灯,为黑暗中的船只燃起了一把希望之火。
清同治十年,由邑人金品三创建西鹤嘴灯塔,当时也称“西鹤嘴天灯”。根据民国《定海县志》记载,这在当时定海县海域是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座,仅迟于居世界第二的太平洋四大灯塔之一的花鸟山灯塔。
光绪庚子年,江苏常熟法灯庵女尼慈领师,经真人指引前往东海蓬莱,在灯塔西南方山脚黄沙滩建造了“传灯庵”。从此,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庵内几代僧人边持法事,边管灯塔,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每天傍晚总是按时把灯塔点亮,遇到雾天以敲击铜钟为警示,确保过往船只的安全。天长日久,灯与庵合一,天与人相连,千万樯桅在港口平安出入。于是,西鹤嘴这个不起眼的小山,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灯山。
现在的天灯山上虽然已装上夜夜能自动发光的灯塔,虽然传灯庵里的僧人不用再上山点灯了,但传灯庵留了下来,更重要的是传灯人的精神留了下来,他导人向善,教人驱恶。
有《传灯》歌唱曰:
每一条河是一则神话,从遥远的青山流向大海。
每一盏灯是一脉香火,把漫长的黑夜渐渐点亮。
为了大地和草原,太阳和月亮,
为了生命和血缘,生命和血缘。
每一条河是一则神话,每一盏灯是一脉香火,每一条河都要流下去,每一盏灯都要燃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