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频道(2013) > 美丽非遗 人文蓬莱 > 民风民俗

消费习俗——渔家传统菜谱及烹调技术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3年8月7日 17:44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酒宴常用8~12只冷盆,12只以上热炒,以扣肉(上覆鸡、鹅条肉,下垫素菜)类为佳,乌胖蹄为压桌菜,大镬头毛芋艿凡宴必备,每宴出二三碗之多,故传统视作宴席丰盛标志。80年代起,婚事宴请,菜肴花色更丰盛多样,部分农村仍保留上述旧习。

  菜肴居民愤食咸蟹、蟹股、蟹浆、虾、海蜇、泥螺和咸菜、萝卜、苋菜股、腌茄糊。腌冬瓜等。三抱鳓鱼卤或蟹浆卤蘸食海蜇,味美可口,系特有佐料。经加工的鱼胶、鱼卵干、蟹黄饼、虾仁系传统名菜,酒或酒糟醉鱼、糟鱼,是居民传统风味食品。

  芋艿筵芋艿是舟山部分渔农村酒筵上必备的主菜。芋芳碗数越多,表示酒席越丰盛,酒席上的芋艿吃不光,赴宴者可用手帕或纸头包回去。舟山岛居民办酒席,一般用“汤十三”(连汤十三道菜),芋艿亦必备,吃完还可添加。80年代,筵席好坏已不以芋艿多少为准,而着重于海鲜、禽类的丰盛与否。

  四时点心传统有艾饼、米团、馒头、年糕。蚕豆上市与芦稷(高粱)相拌做饼,名为豆子点心。新女婿首次登门,丈姆娘必用酒冲蛋款待。

  留饭娘海岛房民崇尚节俭,在饭后(一般指午饭),要留下一些冷饭,掺入下一餐的米中,作为“饭娘”,可提高出饭率。解放后,此俗仍被岛民沿袭,近年已不多见。

  吊饭平时以番薯干当饭的贫穷渔农民,一旦来了贵客,便在布袋里装少量米,放在番薯干汤饭里煮。开饭时,将袋中米饭捞起供客人食用,叫做“吃吊饭”,主人自己仍吃番薯干饭(汤)。20世纪70年代后,不再有此习,主、宾皆吃同样饭菜。

  进补渔民嗜好烟酒外,对滋补别有讲究。每逢渔汛开始。一般都以老酒浸黑(红)枣、老酒芝麻煮胡桃肉、红糖老酒煮鸡蛋等进补。条件稍好的还用“神仙鸡”(用三四斤重的全鸡,去毛和内脏,放入钵内,加上老酒等佐料,连钵放入锅中,锅底放少许食盐,不用水,用火烤)、“酒淘黄鱼”(新鲜大黄鱼加老酒、黄糖,用钵煮食)、“酒淘鱼胶”(用黄鲟鱼胶配全鸡或猪肉,加老酒、红糖煮食)等进补。

  爱食腌腊腐臭食品岛上居民爱食腌冬瓜、臭苋菜梗等食物。待客时,除备鲜鱼虾外,必备咸鱼、糟鱼、泥螺、蟹酱等咸“下饭”。咸菜黄鱼:是舟山名菜,流传有“三日不吃咸菜场,脚娘肚(小腿)就酸汪汪(无力)”之说。解放后,此风仍沿,但已注重“吃新鲜”。

 
来源: 岱山县非遗保护中心  作者:  编辑: 潘成汉  责任编辑:袁碧华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县青少年宫文艺汇演昨晚举行
暑期流动儿童关爱活动点亮童心
【实干奋进·向新前行】得法食品:...
3项“岱山造”入选“浙江制造精品”
县委社工部“暖‘新’”打造“小...
【实干奋进年】唯实唯干 奋斗奋进...
【高温下的坚守】无惧风吹日晒 让...
作家公益课 童心妙笔绘诗意
“红社领航”志愿服务活动走进鱼山
我县9家养老机构完成消防系统“智...
 
中共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1420056
电话:0580-44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