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岱山居民办理丧事,多采用木棺土葬,礼俗相当繁琐。新世纪以来,岱山建立殡仪馆,划定了公墓区,提倡丧事简办。但祭祀的旧习惯如烧衣物、焚纸钱、穿白衣服披麻戴孝等,仍还延续。
传统丧礼自临终穿寿衣始,直至做百日止。过程如下:
穿寿衣:断气之前要洗身,穿上新衣服、新裤、新袜、新鞋。女人要梳头,穿戴整齐;男人在死之前要剃头剃胡子,意思是人死后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去见阎王爷,阎王爷不会责怪,死人的上衣穿五件,内衣、衬衣、夹祆、棉衣、大衣,裤穿三条,内裤、卫生裤、棉裤,穿一双袜,一双鞋,头戴帽子。
点蜡烛:死者亲属要到本庙老爷地方点红蜡烛、香,点二十四双叫全堂蜡烛,意思是要到庙里老爷那里报到,叫庙里老爷及下属灯点旺一路好走。人死后要请来念道士或盲人先生选择吉日吉时,选择方向、忌生肖。
死者生前有寿坟的,断气后要到坟上开墓,开墓时要动土,要请土地尊神,用一面团箕,上面放三杯茶,五杯酒,五碗饭,五碗素菜和水果等,糕饼五盆,二斤多熟猪肉,年糕,皮蛋,两边二支红蜡烛,中间三支香,一张纸麻,如果是晕土纸麻的内容是五方五土,如果是素土纸马的内容是土地尊神。香火剩下三分之一时可以化了,化是用经、金铂,再做老三大人羹饭,把请土地尊神的饭菜,酒糕饼都供上,两边二支红蜡烛,中间三支香,大约15-20分钟可以用经化了,意思给老三大人。
寿终:人死后,全家举哀,将死者从孝子房间的大眠床移到大堂前,大堂前中间放二根凳子,一扇门板,死者头朝东向,脚朝西向,手捏白毛巾,脸盖白毛巾一块,叫做盖面白,左边摆按杖棒一根,脚后头点一盏油灯,堂前中间灵堂前面放一把大椅子叠上重被,椅子前面放一张桌子,供上三杯茶,三碗饭,三碗菜,一盆水果,一盆糕饼,一碗豆腐羹,三双筷,上横头放一块牌位及遗像,下横头用一块白布甩好,两边各一支白蜡烛,中间三支香,两边横头是给解差先生坐的,上横头是死者坐,两边二支香烟,如果死者也吸烟的话,也要点香烟。中饭、夜饭时要烧经给解差先生,每次要哭一顿并烧点经给解差先生,作为死者的路费,叫解差先生好好对待死者,照顾好死者。这样死者一路上可以用钱开路,不会受到鬼神的侵害。各亲戚朋友还要来陪夜,坐夜不能用椅子坐,用稻草铺地,坐在上面,意思是孝敬。
报丧:到亲戚家里去报信,先报娘舅家,再报媳妇娘家,后报其他亲戚家。报信人必须手臂夹伞,伞头朝上柄朝下,报信人只能到家门口说一声某某人死去了,不能进家门。这户人家要拿一杯凉水给报信人喝一口,报到信的人家要哭一顿或到屋前把瓦片靠碎一块,还要买一条重被,拿到堂前作为死者祭品。
吊丧:亲友按讣告订的日期,在开墓安葬之日前来吊丧。院内设灵棚、立牌位,孝子麻衣素服,向前来吊丧的亲朋、乡邻拜谢。一般乡邻只付丧仪(现金)叫“付人情”。至爱亲朋则先付奠仪,后将祭品置于灵前,向灵位跪拜,放声痛哭,叫“拜祭”。死者亲属组织一班信奉佛教的人为死者念佛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