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省文化、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会审,岱山县高亭中心小学被确认为舟山渔民号子省级传承教学基地,保护传承舟山渔民号子,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舟山渔民号子,是浙江省舟山群岛渔船工号子的总称,是渔民船工在大海和岸上劳作中创作形成、世代相传的海洋民间口头音乐。2005年列入浙江省首批非遗保护名录,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岱山县高亭中心小学,夯实学校音乐师资力量,坚持教学与实践、传承与创新,积极开展舟山渔民号子传承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现该校有班级33个,学生1200余名,教师108位,学校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音乐教师队伍,6位专职音乐教师,其中本科学历以上5位,专用音乐教室3间,每间教室配有多媒体音箱投影设备。学校在全县率先编制“舟山渔歌号子”课外辅导教材,开设“渔歌号子”兴趣班和每周一节的“舟山渔歌号子”音乐教学课,组建以演唱“渔歌号子”为主的春蕾合唱团,组织开展“班班渔歌声”的渔歌号子演唱比赛,采访老渔民并邀请渔民家长参加学校渔号讲座等一系列保护传承活动。在我县创建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活动中,起到了引导和表率作用。2008年县少儿渔歌基地在该校挂牌,合唱团节目《红太阳在海上照》、《拔蓬号子》等在第五届全国海洋艺术节合唱活动中获得金奖。2009年学校又出资万元建海艺馆,围绕海贝艺术,现学校已形成了“舟山渔号子、船拳、渔民画、布艺鱼挂”等海腥味十足的校本特色课程的研究。对促进学生素质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