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岱山、衢山诸岛为蓬莱乡,隶翁山县(今舟山市)。古时的蓬莱山又称岱山,始见于北宋。公元1072年,日本高僧成寻所写《参天台五台山记》,记载了岱衢一带海域许多地名,其中有“袋山”一说。宋罗浚等撰《宝庆昌国县志》记:宋熙宁六年(1073),析鄞县东蓬莱、安期、富都三乡建昌国县。有关方志记载,当时蓬莱乡有岱岸里和岱山村,印证了成寻僧所谓“袋山”即岱山。当时岱山岛中间有一浦,将岛分为二,岛民临浦而居,这是“岱岸里”名之由来。宋《四明图经·昌国县》记,浦东西分别称为东岱山和西岱山。另外还有以岛名命名教学单位的,宋咸淳七年(1271),乡人魏矩等人在岱中酒坊创办了“岱山书院”。
岱山岛名由来,至今是个谜。据所见古籍、方志和文史资料,笔者认为可能有两种渊源:
一、源于远古传说中的“岱舆”(舆意为地)。成书于战国时的《列子·汤问》云:“渤海之东,不知几亿里的归墟上,有五山,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元朝冯福京等撰《大德昌国州图志·叙山》云:“岱山,在(东)海之北,传所谓岱舆、蓬莱或者始名于此。”点明了岱山岛名可能源于传说中的“岱舆”。清朱绪曾《昌国典咏》卷二咏岱山诗云:“封禅秦赢未得来,岱舆云气接蓬莱。”也把岱山与岱舆联系起来了。
二、源于东岳泰山的原名——岱。《尚书·禹贡》云:“海岱唯青州。”远古时泰山名“岱”,俗称“岱山”。“岱”字涵义为“始”,《风俗通》云:“岱,始也,万物之始。”岱为五岳之首,又称“岱宗”,《风俗通》云:“宗,长也。”古时帝王常到岱封禅,岱又被尊称“泰山”,《风俗通》云:“泰山,山之尊也。”因“岱”字涵义表示至尊地位,有可能文人雅士给今岱山取名时,取其涵义而用。宋宣和间(1119~1125),岱人在岱中司基建东岳宫。1842年,此宫被英军烧毁,1845年重修。费紫章所写《重修东岳宫募资启》云:“维万物发生于东……此岱山所以有东岳宫也。”宋时昌国县令赵与禾所撰《岱山书院记》云:“道尊而人知敬,德盛而人不侮,吾德行海岱也。师友渊源,汪洋大肆,吾学问海岱也。”此两个典故,是宋、清时借用“岱”字涵义和岱岳至尊地位的实例。
此外,笔者还有两个假设:
一、以“岱山”为岛名,可能来自逃难到舟山的鲁国君臣的念故土情结。赵晔撰《吴越春秋》卷六云:勾践二十一年(公元前476年),越灭吴后,三桓作乱,鲁国空虚。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哀公君臣奔越。1906年7月24日,《地球报》云:“舟山……昔鲁国君臣流离于此。”随同君臣流离的还有不少士民。岱山距舟山本岛较近,同属越地,鲁人或有流落岱山岛者,或因念故土而留下典故。这一点如能得到佐证,“岱山”岛名则早于徐福到岱山岛采药时期。
二、以“岱山”为岛名,也有可能来自逃难到岱山的西晋时南泰山郡人按其旧壤取山名。《资治通鉴》卷87、101、107记:晋永嘉五年(311),海内大乱,江东较安,“中国(中原)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318年晋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史称东晋),划江而守。之后,中原流寓江南士民“原其先祖,皆随世迁移”江南。《中华古文明大图集·始祖》云:南迁人民“达90万之多”。《两晋南北朝史》引《齐书州郡志》记:西晋流寓之人,“西至淮畔,东届海隅。”《晋书·地理》卷15记:南迁“南泰山……等郡”人,“或居江南”。上引《齐书州郡志》和《晋书·地理》所记两点,一把南迁之人具体到南泰山郡,一把南迁地点具体到海隅。《隋书·食货志》及《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云:东晋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立侨州郡县,州郡县名称“皆取旧壤之名”,“南迁民众皆以族为乡为单位”。341年,晋成公下诏:自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断”,侨居改为定居。由此看来,当时或有南泰山郡人流寓岱山,以其旧壤名取山名。这一点如得到佐证,“岱山”岛名早于北宋。 由于年代久远,常有战乱,尤其明洪武十九年(1386)和清顺治十四年(1657)两度将岱山人民迁入内地,两度失管300多年,有关岱山的文史资料被流失,要追溯宋以前岱山岛名由来是很难的,但并不是绝对不可能,还有待于热心探索岱山岛名由来的文史工作者进一步从史志尤其与鲁国君臣流寓舟山和晋时泰南郡人流寓海隅有关史料中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