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渔歌属海洋民间口头音乐,主要包括岱山渔船民号子、渔歌小调及新渔歌三大部分。渔(船)工号子是岱山渔民、船工在渔船和运输船各种劳动程序中长期积累且代代传承的劳动号子;渔歌小调则是岱山渔区民间传唱的叙述故事或抒发情感的小曲;而新渔歌则是建国以来岱山文化工作者汲取传统渔歌及号子精华而新创作的歌曲。
岱山渔民号子及渔歌小调何时起源因无志书记载而无从查考,从渔歌号子与生产劳动有着紧密相联的关系推断,大致经历了唐形成、宋发展、明萧条、清民繁荣的历史阶段。据有关志书记载,岱山海上交通及运输业皆始于宋、元时期,兴盛于晚清至民国期间;岱山海洋渔业生产,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南北朝)。唐、宋时已有较大渔船从事海上捕捞。清康熙年间,岱衢渔场形成,每年四、五月黄鱼汛,江、浙、闽诸省数千渔船聚集于东沙角、岛斗岙一带捕捞大黄鱼。民国6年(1917年),汛期集渔船万余艘,渔民8万余人。随着各地渔民集聚岱衢洋捕捞大黄鱼及居东沙、衢山两镇从事相关鱼类加工业,当时岱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华,于是,岱山渔歌号子也进入了兴盛期。
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直至七十年代中期,鱼汛时节岱衢洋仍现百舸穿梭、渔帆如织的壮观场面。岱山“渔歌”一词最早见于清刘梦兰《蓬莱十景.南浦归帆》一诗中,诗曰:“……绿波春水桃花涨,红蓼秋风荻苇矶,唱晚渔歌惊倦鸟,烹鱼沽酒趁斜晖”。可见清时岱山渔歌号子已很普遍。建国前后,无论是岱山渔村还是码头,处处可闻从船上传来高吭奔放的渔民号子。六十年代中期后,由于手工化捕鱼作业逐渐被机械化所替代,繁重的劳动逐渐变得轻松,号子的生存空间萎缩,于是渔民号子逐渐濒临消失,至今已到了灭绝的边缘。渔歌小调由于左倾思潮的影响,曾一度遭受禁锢。改革开放后,岱山渔歌小调又呈新的生机。
岱山渔歌,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和强烈的海洋生活气息,充满着渔家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雄壮、豪迈、朴实、奔放的个性。至目前,已搜集整理改编或新创作作品达100余首。其中号子代表曲目有《摇橹号子》、《拔篷号子》、《起锚号子》、《拔网号子》等,渔歌代表曲目有《渔家乐》、《四汛渔歌》、《渔鼓调》等。其中岱山渔民号子特色更浓,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一是高亢激昂,节奏强烈。岱山渔民号子其音乐的表现特色受劳动强度所制约。渔船各道工序劳动强度大,所吆喝的号子粗犷、豪迈、浑厚有力,且节奏性强。如《起锚号子》、《拔蓬号子》、《摇橹号子》、《打水篙号子》,这类号子的音调要比近洋溜网区的各种号子更为粗犷有力、激昂雄壮。这些号子在同类型号子中还可变奏出多种形式的号子。如《起锚号子》,开始是用齐唱形式的“小号”,随着劳动操作强度增强,中途即转入雄壮有力的“大号”。又如在《摇橹号子》中,根据船体大小不同,潮流急缓,风力强弱等因素,就有“慢摇”、“快摇”、“急摇”、“单人摇”、“双人摇”等之分。
二是有调少词、方言演唱。以劳动中“啊家雷”、“依啦荷”、“也罗嗬”、“啊家罗”、“杀啦啦啦”等语气衬词为主的,有些号子,如《大号》、《一六号》、《小号》等,全篇内容全是这些语气衬词,几乎没有一句有内容的唱词。这些无词的号子是直接伴随劳动的歌曲。
三是即兴编词、自由发挥。有些号子中带有具有一定内容的唱词,往往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即兴随口编吐出来的。它们的内容一般限于和劳动有直接联系的事情;当然也有不限于和劳动直接联系的,如《摇橹号》中的“摇进(里格)关,吃夜(里格)饭,摇勿(里格)进哎!格饿点(里格)心”……。这些内容是劳动操作者触景生情的联想和引伸。因为广泛的生活题材能够引起劳动者的兴趣,解除他们的疲劳。
四是一唱众和、集体演唱。一唱众和的渔民号子,它的领唱者经常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船长、俗称“老大”),领唱与和腔的交替进行,促进了集体劳动者之间的情绪交流,加强了行动的一致。同时,由此而出现的间歇,也便于调节劳动和呼吸,以及领唱者的即兴编词。所以,打“号子”的必备条件首先是集体劳动,同时还必须是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劳动。
五是唱在船头,不加伴奏。打号子根本没有乐器的伴奏,全靠人声组成各种的音响效果,纯粹展示原汁原味。所以岱山渔民有段顺口溜:“七篷‘绿眉毛’,纤杆环淡槽,后生性格糙,要打‘一六’号”,就是反映了渔民在船头张口就来的原生态特征。
岱山渔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始,在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木帆船作业被机械化渔船所代替的社会变革中,原生态渔歌号子生存环境遭遇了极大冲击,再之加上文革等左倾思潮意识的影响,人们谈歌色变,无人敢唱,致使岱山渔歌陷入失传的危机。尽管如此,有识之士却从中不惜代价地进行着抢救和保护。浙江民间音乐界周大风、马骧、洛地等诸位前辈,曾在建国前后就在舟山民间采录了岱山渔民号子达80余首,部分号子入选《中国民歌选》发表。舟山民间音乐界韦俊云、何直升等先生,在建国以后的几十年间,搜集岱山渔歌达近60首,并多次参加全省、全国及国际民间音乐论坛,发表研究成果。岱山宣传文化部门更是责无旁贷,开展了广泛的搜集整理,分别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八十年代后期及2003年至今相继开展三次大规模的渔歌号子的挖掘、抢救与保护工作。每两年一次组织排练若干以渔歌号子为主要旋律的歌舞节目参加舟山地区(市)级文艺会演,并频繁演出于县级各类大型文艺活动中。特别是2003年来,县文化部门提出了打造“中国渔歌之乡”的目标,采取了种种措施,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岱山渔歌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2005年8月,中共岱山县委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浙江省重要的海洋文化基地全力打造海洋文化名县的决定》,决定指出岱山渔歌等一批海洋文艺精品作为海洋文化名县建设的三大支撑之一。同年,由我县报送的“舟山渔民号子”列入浙江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9月,县委、县政府又成立了岱山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公布了首批以岱山渔歌为代表的3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岱山渔歌列入了重点保护行列。同年,岱山县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渔歌)。近年我县更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申报,积极向上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由我县申报的《舟山渔民号子》和《谢洋节》被国务院公布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我县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方面的举措:
一、确保岱山渔歌可持续性发展。
岱山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将岱山渔歌列入海洋文化发展规划之中,以凸现海洋文体精品载体为支撑之一,竭力打造浙江省重要的海洋文化基地和海洋文化名县。近年来,相继组织开展了岱山渔歌的普查、保护、传承工作,并通过出台岱山县十大民间艺术家评选办法,命名和表彰一批县级知名的以渔歌等表演艺术为主的民间艺术家;制定传承人保护办法,确定岱山渔歌传承人。县政府相继在县城新建了岱山文化广场、蓬莱公园、仙洲公园,建立县级海洋文化基础设施,为岱山渔歌普及、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多渠道地做好渔歌的传承保护工作,组织拍摄渔歌号子VCD进入全县各家歌厅;编写了岱山渔歌乡土教材,把岱山渔歌融入中小学生音乐课堂,全县10所以上的中小学学生感受了家乡传统艺术的魅力,在青少年一代中得以广泛的普及。利用县内外各种媒体传播岱山渔歌,岱山电视台每天高频率地在本县电视新闻栏目中播出优秀岱山渔歌号子节目。2006年5月浙江电视台在获悉我县所开展的民保工作后,专程来岱山拍摄了一部既充分体现岱山海岛民俗风情又展现海岛秀丽风光的专题片。该片多次在浙江电视台播出,并在香港凤凰卫视等世界各地华人媒体中播出,起到了极佳的宣传效果。2006年12月,由县文广局编辑的《岱山渔歌》,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我县利用各种契机开展岱山渔歌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努力展示岱山渔歌号子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打造“中国渔歌之乡”海洋文化艺术品牌。
二、以普及来营造渔歌之乡的民间艺术氛围。
县文化部门制定抢救保护岱山渔歌的实施方案。首先从组建渔歌演唱骨干队伍着手,培养一批演唱渔歌的精兵强将。近年来,组织了以县文化馆音乐干部为主体的县渔歌辅导组,采用机关企事业单位文艺骨干集中培训和深入各渔农村基层单位文化员辅导两种办法,举办岱山渔歌培训班,形成了辅导队伍网络,加强了对岱山渔歌的培训和辅导工作。在县本级、乡镇、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相继组织了一支40余人组成的岱山渔歌教歌员队伍,在基层广泛开展岱山渔歌教唱活动。其次,组织20余支岱山渔歌展示表演队伍。从2005年以来,相继组建了由400余名渔民组成的中国海洋文化节岱山渔歌展示队,20余名精英组成的岱山县业余艺术团渔歌展示队,30多名文艺爱好者组成的蓬莱乡音艺术团,10支乡镇和单位业余合唱队,每支合唱队拥有120人左右的庞大阵容,5支中小学生业余合唱队。全县20支渔歌合唱队人员总数超过2000名,每支队伍在逢年过节时纷纷组织开展演唱活动。再次,通过多条渠道,注重原生态岱山渔歌的挖掘与保护。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现已拥有100余名以林通屿、孔国荣、虞阿元、於文宽、罗市敏、陆静波等为主要代表的岱山渔歌传承者。
二、通过组织开展系列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岱山渔歌的内外知名度。
为创建中国渔歌之乡,近年来岱山县政府会同有关部门相继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徐福东渡节、中国沿海省市渔歌邀请赛、中国海洋文化节、感恩海洋歌咏大会等大型海洋文化活动,经初步统计已有3000余人次亲身参与活动并展演了岱山渔歌。特别是2006年6月举办的“感恩海洋”歌咏大会,1200余名干部职工渔民围绕岱山渔歌而组织了一次千人合唱活动,在全县上下产生了轰动效应,收到了极佳的社会效果。通过全国及省、市、县各级电视等媒体的传播和舞台的展演,观众达数百万余人次。
三、采用精巧的嫁接方法,将岱山渔歌丰富的旋律融入于现代和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中,融入于全县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渔歌是海洋民间口头音乐,富有海岛人极强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其音乐感染力能沟通海岛人民的情感。在县内诸多的海洋民间表演艺术和现代民间表演形式中,有机加入了岱山渔歌的元素。如现代的广场健身健美操、扇子舞、柔力球操等音乐中,有意选择了岱山渔歌《渔家乐》、《四汛渔歌》、《拔锚号子》等旋律作为体操主旋律,让活动参与者和观赏者在家乡的民间小曲中健身怡性,感受亲情。在舞蹈、戏剧小品、曲艺等旁门艺术的音乐创作中,也借鉴岱山渔民号子的音乐元素,使之产生丰富的联想空间。如县老年大学的腰鼓队在高潮时喊起了渔民号子、铜钿花棍队将伴奏音乐选择了《渔鼓调》等。更有甚者,在岱山制造的玩具、贺卡、电话卡及电话、手机彩铃等现代礼品和通讯工具中,也注入了岱山渔歌音乐旋律,使岱山人与走进岱山生活圈子的人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岱山渔歌就在自己耳畔响起。在岱山渔歌立体性铺开的同时,县文化部门专家从渔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角度出发,在渔歌创新发展过程中牢牢把关,坚持原汁原味,避免渔歌变样泛滥,使之不失为一个海洋文化艺术的精品。
目前,在岱山县20万人口中,经不完全统计,熟悉渔歌者及会唱渔歌者分别达到65%与35%以上(通过电视入户率、培训人次、学校普及情况、参与活动等途径),其影响不但遍及全县,而且也扩展到县外周边地区。对于一个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品种,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得以全县范围内广泛传播,成为全县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岱山打造渔歌之乡的举措,不仅在活跃岱山人民尤其是广大渔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保护和传承海洋民间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为提高岱山知名度,促进岱山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