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文化 > 蓬莱人家

东沙古镇老建筑一探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5年3月30日 09:26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北纬30°14′,东经122°11′,这是岱山的地理坐标。而在这东海一隅的岱山岛西北角,东沙古镇就在这里。今天,我们不谈这里醉人的美景和让人馋涎的美食,让我们定位古镇里的老建筑,穿梭于弄堂里的这些建筑影像。
 

  追忆似水年华

  如果不是听到两位老妪聊起从前,我无意重翻古镇的历史。老人们的青春岁月里,古镇是岱山最繁华的中心地带,曾是岱山政府中心所在地。“当时的东沙就像定海,高亭只不过是沈家门嘛。”然而时代易迁,随着港口贸易的变化,东沙古镇的地理优势渐渐淡去,它也被遗留在历史里,成为如今人们印象里的“深闺”。

  不过还好,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贸,让东沙镇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朝着老街往里走,悠悠的古巷,古色古香的民宅,留着旧商号印迹的店铺,还有鱼厂、盐坨、货栈等触目皆是,古朴典雅。整个古镇纵街横巷,井然有序,房屋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牢固。有人把东沙传统建筑概括成六大特点:一是房屋错落有致,所处地势开阔,南高北低,有一定的层次感;二是不少房屋建在海边,带有浓浓的“海味”;三是建筑种类多样,集各地之大成而独具特色,既有四合院式的民居建筑,宏伟气派的宗祠建筑,古朴典雅的庙宇建筑,又有功能各异的商号建筑,还有近代欧式建筑;四是建筑用料特别讲究,不少殷实人家其厅院立柱大多是专程从福建北部山区运来的樟树、柏树、杉树等,厅院用平直石板铺设,屋墙石料也多用大理石、花岗石等上等石材;五是古镇建筑具有古典风范,飞檐画廊,精雕细琢,其建筑艺术极富明、清两代特色;六是东沙建筑历史悠久,现存的近百处古建筑中,最早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00年左右的建筑到处可见。

  在横街左顾右盼

  说到东沙古镇,所有人第一站会去的必定是解放路的老街。青石板、老商号,浓浓的怀旧味道。不过,如果你是个愿意冒险和探索的人,只要随便走进老街的一个“枝桠”,那些未曾涂脂抹粉的建筑就会走进你的眼里。

  渔盐弄17号的俞家老宅,是清末民初“德茂鱼厂”原址。老宅是一座集住宅与厂房为一体的建筑,传统木制结构,占地面积257平方米,建筑面积387平方米。木构件雕刻精细,制作考究,楼廊为鹤祥轩,扶栏拷藤,栏柱车木直接承托撩檐枋,饰檐额。德茂鱼厂主要加工大黄鱼,腌制三鲍鳓鱼等,年加工干制鱼300余担,是当时东沙有名的渔业加工厂。

  东沙自由弄17号董家院落,为民国初期的建筑,占地面积为153平方米。单檐硬山顶,屋面盖小青瓦,正房为二层木结构建筑。屋面整体仍为木质结构,雕梁画栋,精雕细刻。

  东沙和平路6号的岑家宅院,建于民国初,面积约726平方米,为四合院落。建筑由明间、左右次梢间及左右厢房组成,8柱8檩,穿斗式结构,单檐硬山顶,左右厢房各3间。建筑的东侧厢房外现有6间街面房朝解放路,历史上曾开过“永昌”米店,也曾被人租赁经营,50年代后开过旅馆、印刷厂,现在则是“中共东海工委旧址陈列室”,靠背一间现为“东沙镇文化研究会”办公室。南面当中的正门在1949年刮台风时被毁,后修复至今。岑家宅院具有民国时期建筑的明显特征。据了解,目前这几所宅子已经被列为历史保护建筑。许是因为这样,除沿街的陈列室开放以外,其它宅子的宅门紧闭,难以窥探,我们只能通过介绍脑补画面。不过单从外看,高筑的围墙、厚重的大门以及高高的门槛,以及那些让人赞叹不已的飞檐和雕刻,足见当时主人的气派。

  “我”的记忆

  如果说要寻觅东沙的老房子,找当地人带路绝对是最明智的选择,袁亚萍就是今天的向导。

  袁亚萍以前住在“山墩”,买菜出行要走不少曲折泥泞的山路,很不方便。以前山上还住着不少人,后来为了生活方便都搬下来,许多老房子就都空置下来。

  如今,这里取名“生产岙”,一条笔直的水泥路修得老长。因为少人居住,这里的树木长得极为茂盛,而三两株桃花也增添了鲜活的色彩。有意思的是,因为它们未被人造得太过严重,所以当我们在感叹风景美好的时候,几只扰人的蚊子竟在耳边嗡嗡叫。当我们想要拾级而上看某个院子里栽种的花草时,“汪汪汪”的不友好让人望而却步。然而惊魂刚定就又释然一笑——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体验嘛!

  从生产岙回来,袁亚萍又带我们到了位于古镇的小学。袁亚萍说,以前接送女儿,为了让来回的路不单调,她就会找各种弄堂“迂回”着回家,竟也发现了不少老建筑。如果天气好,尚住在这里的老人会开着门,在院子里静静晒太阳。你可以进去讨一杯水,老人们自会告诉你关于这房子的过去。你可以坐在屋檐下,佯装时光倒回,你就是老宅子里的人。有些保存尚好的老房子,已转租给这里的学生租住,而有些则抵不过时间对于它们摧枯拉朽的绝情,已经在时光中垂垂老矣,几近坍圮。在我们在拍照时,旁边的老奶奶笑着嘟囔:“噶破旧的房子,拍来做啥!”

  记者手札

  近年来,民宿、青年旅社等逐渐走红,运用老房子进行再造后推出的旅游住宿环境也带给人不一样的体验。如何将这些老房子合理运用,最大程度地保留和延续这些历史建筑,让文化留根,是我们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只愿,这些老房子可以找到真正好的未来,而不是随着时光的流失渐渐退出人们的记忆。不让它们像博物馆里的古董一样只供人参观欣赏,而是要找到做回“住”的本质。建筑的美,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真正体会。

 
来源:今日岱山 作者:记者 袁佩华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激扬巾帼志 奋进新征程 女职工共...
节日看文明旅游:文明出游也是一...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丨县卫健...
我县1528艘应休渔船全部回港休渔
“五一”小长假 东沙音乐集释放海...
全县民族宗教工作协调小组(扩大...
卢建波检查“五一”旅游环境、交...
我县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
节日看文明旅游:文明出行 莫让不...
五一“村游”正当时 “集章打卡”...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