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文化 > 岛屿文化

两头洞:隐在西边的“侠士”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5年3月30日 10:48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在旅游旺季时,经常会有自驾游车主询问,去两头洞的路线及旅游攻略。仔细想想,好像很多岱山人也没有到过本岛最西端的地方,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那里就是个景区,平日无事去作甚呢。不过,走进两头洞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依山傍海的村庄,就像一位武林侠士,一直在那里等着你。雾天,驱车一路向西,沿着盐滩和芦苇丛穿越岱西,天也微微亮了起来,至双合社区时,已是大晴天。

  两头洞不等同于双合石壁

  说起“两头洞”这个地名,身为土生土长的岱山小囡,对其的印象,却止于双合石壁,简单地将其与双合石壁画上等号。在双合社区,与一群头发花白,散漫地坐在家门口石阶上晒太阳的老人们聊天后,才真正理解了两头洞的由来。

  何谓两头洞,今年67岁的夏友德大爷娓娓道来:岱西剪刀山咀外有条仇家门水道,水道西边是三座悬水小岛,名南洞岛、北洞岛和老鹰窠岛。随着海陆变迁,不知道什么时候南洞、北洞这两个岛合在了一起,故称“两头洞”。

  康熙《定海县志》中也有记载,其记作“双头洞山”,当时就已经另有“双合山”之名了,并设“双合山汛台”一座,编入当时定海镇总兵统辖下的右营军制之中。康熙四十四年,又在此处添设瞭望一座,由中左两营派兵防守。

  在高高低低的村落中一番探寻后,猛地抬头望,发现用海塘连接的两座大山头已占满整个眼帘,整个形状成M型,远远看去,还有渔民穿着油衣油裤在海塘上行走。

  走得近了,老渔民告诉我们:“这海塘没建好前,两山间就像有个洞,经常有船只来停泊、避风。但是,两山间行走可不方便,只能掐着时间,等退潮时从滩涂上往返,而且潮水猛时,灾害频发。故此,建了海塘,海港成了内陆,滩涂成了养殖场。”听过这一番解释,我们才慢慢理解了两头洞的字面含义。

  两头洞“帮助”徐福成功东渡

  “阿拉小时光,海塘已经在建了,我们每天下课后就在滩涂上抓小虾小蟹,大人们在旁边挑担,修建海塘。”回想起十几岁时,老人眼中闪着光,“大人们空闲下来时,也会给我们讲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是徐福东渡时,经过阿拉这‘两头洞’的故事。”

  大约在2000年前,徐福为了得到长生不老的仙丹,决定东渡。那时徐福带了三千童男童女及无数百工相随,还带了足够的粮食等备用物品。共有几十条乃至上百条的船出海,船舶大而多如密云。船队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驶了几天几夜,到达了蓬莱仙岛。徐福觉得还要东渡,便在蓬莱休整几天后从后沙洋整队继续前进。

  刚行驶几个时辰,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瞬间狂风骤雨,海浪翻天,整个船队也是随浪剧烈颠簸摇晃,船壳喀喀作响,快要散架似的。船上的人们害怕,不断地呕吐,徐福扶着船上快要被狂风折断的大桅杆,口中不停地祈求。就在这时,他隐约看见不远处的海面开始漩涡,越来越激烈。刹时,整个海面就沸腾起来,随着一声巨响,从沸腾的海水中跃出一条足有50丈长,如千年大树一般粗的大蛟,大蛟张着血盆大嘴,浑身湿漉漉地冒着烟,嘴巴中不停地滴着谗涎,发出阵阵恶臭。张嘴就把附近的船咬成两段,连人带船吞进了肚中。徐福亲自扯起被风吹得千疮百孔的帆,拼命地对其他船上的舵手大喊:“快掉头,往西方向行驶!”

  在徐福的带领下,船队艰难地向西行驶,后面的大蛟凶猛地追赶着,许多人掉入了大海,许多船都被狂风打成了两段,都被大蛟吞进了肚子。徐福带领着残缺船队终于看到前面高高耸立的两座山,中间有条小江隔开,江面风平浪静。于是,徐福带领着这些船挤进了小江。说巧也巧,这个江面不大不小,刚刚好容下徐福剩下的船队。那时的船已经是帆也破了,桅杆也马上要断了,而且船壳都是洞,水不停地往里面涌。徐福马上命令童男童女带着粮食上岸,童男爬上靠南的山,躲进南山的山洞中;童女爬上靠北的山,躲进北山的山洞中。

  大蛟气势汹汹地赶到,因为太庞大,它无法挤进这条江,于是它拼命地往里钻,头恰好被两座山卡在半空中,前进也不是,后退也不行。过了几天,江面的水就慢慢退却了,天也开始放晴,风也没了,海浪也没了。而大蛟也就这样活活地被饿死了。可是童男童女们只能生活在这两座山上了,中间有大蛟的尸体,无法跨越,他们只能隔海相望。徐福也没有什么办法,在山里把破损的船舶都修理好。

  终于,又一天,江面的水开始涨了起来,大蛟的尸体也被江水和海水冲走了。于是,他们又整齐船队,带领这些童男童女重新东渡。等船行驶出后,江水又开始下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徐福勇斗大海蛟,就把这两座山叫做两头洞,分别取名靠南的叫它南洞山,靠北的叫它北洞山。就这样,江两岸的两座山,等到小潮水时,南、北洞山的人可以相互来往;遇到大潮水时还是只能隔江相望。神话故事听闭,两头洞的地名在我们心中蒙上了一丝神秘色彩。

  渔家要素一个也不少

  沿着双合石壁景区大路,走进村子,这里的房子是清一色的石头房子,只是这里的房子用的石头质量更上乘,大块、厚重、平整。“上世纪80年代以前,石板、石条等石料还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我们双合人依靠打石头有着可观的收入,几乎家家户户都很富庶。”看我们这一行对着石头墙壁敲敲打打的“游客”,正在院子里处理风鳗的老渔民钱伟达热情地跟我们搭话,阿拉海边人家,造房修路的材料用的都是石材,石头房子耐风雨耐盐碱,冬暖夏凉。

  钱伟达与我们攀谈丝毫没有客套和生硬,豪爽和直接也许就是渔家人的特点。他还遗憾地说,要不是我待会还要去干活,不然还可以带着你们逛逛村子。

  两头洞另一个著名的产业就是捕鱼,老渔民钱伟达告诉我们,以前整个村子依海为生。我们现在脚踩的土地和房子都是滩涂,是用来停泊船只的,海塘建成后,生产队为了就近晒鱼干,就在这里建了仓库,住户的房子也逐渐多了起来。后因海塘建成后,渔船不方便行驶了,渔业队搬走,这里也渐渐的冷清下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来源:今日岱山 作者:记者 赵伊丽 袁佩华 文/摄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激扬巾帼志 奋进新征程 女职工共...
节日看文明旅游:文明出游也是一...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丨县卫健...
我县1528艘应休渔船全部回港休渔
“五一”小长假 东沙音乐集释放海...
全县民族宗教工作协调小组(扩大...
卢建波检查“五一”旅游环境、交...
我县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
节日看文明旅游:文明出行 莫让不...
五一“村游”正当时 “集章打卡”...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