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文化 > 岛屿文化

美丽非遗基层行 闹热岛城渔农村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6年11月22日 09:13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11月18日早上,随着铿锵的锣鼓声阵阵响起,美丽非遗基层行——衢山站,拉开了序幕。

  据悉,2016美丽非遗基层行活动由岱山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岱山县非遗保护中心组织承办,活动于11月6日在岱山县高亭机场社区、岱西双合社区举行首场巡展。此后就先后赴衢山等全县渔农村社区巡展,丰富渔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舞台上精彩纷呈

  在鼠浪社区的主干道上,是一群穿着五颜六色表演服装的队伍。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面非遗的大旗紧跟着声乐队,而一条黄色的“龙”则引领着所有的表演队伍走过来。

  这,是活动社区踩街的部分。表演者走在社区(村)的主街道上,将热闹的场面引向了主舞台。而在早已搭建好的舞台上,将演出舞龙、腰鼓、马灯、打莲湘等项目。为了看表演,社区里的人们早早来围观。“亲爱的父老乡亲你们好!……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岱山女子舞龙队闪亮登场!”随着主持人的开场,演出正式开始……

  台上,长龙时而上下翻腾、蜿蜒遨游;时而腾空夺宝、盘旋仰啸;时而倒地平舞,翻起千层浪花;时而腾龙翩舞,卷起万朵祥云。台下,穿着制服的小学生们送上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在岱山,请龙王、祭龙的习俗是人们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而舞龙也成为岱山海岛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在民间喜庆活动中总有它的身影。然而近年来,由于老艺人们的相继离世,舞龙濒临失传。为了保护传承这一县级非遗项目,我县成立了一支女子舞龙队。这支队伍不仅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也成为一支远近闻名的“舞龙娘子军”。

  接下来的马灯表演,也让人印象深刻。马灯表演往往有着特定的服饰:只见表演者头戴英雄结,身着红绿服装,腰系绸缎红带,脚穿解放鞋。这其中,有扛着两米多旗枪的,有挑着一公尺长的马灯的,有系着腰鼓带着锣的,个个脸上化着彩妆,喜庆极了。

  打莲湘,是源于长涂的一种民间舞蹈。1688年,舟山颁展海令,大陆的行乞舞传入岱山,并在长涂东剑岛流行起来,与当地花灯合队表演,形成特色。早在2003年长涂镇就组建了莲湘队,并成为当地特有的文化符号。

  取一根80厘米左右长的青竹棒,不管是手打莲湘,还是脚踢莲湘,都要使莲湘上的铜钱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响声,以增添明快的节奏和特色。

  现场,腰鼓、马灯、渔歌、越剧等表演赢得了阵阵喝彩。

  道路旁热闹非凡

  其实,每次在表演队伍到来之前,街道早已热闹起来。搡点心、石花、兑换糖、沙洋花生、东沙香干、渔民画、打绳结……现场展示吸引众多居民驻足观看。“哦,这个搡点心可是有年头没有看到了,快来快来。”随着人们呼朋唤友结伴而来,不多会,搡点心的场子周围,早已被围得密不透风。几名老人用石捣臼等传统工具制作年糕,在一下一下用力地捶打下,香糯的年糕团便成形了。点心搡完了,直接拿到案台上,你要芝麻我要核桃,裹着吃,味道好极了。

  而东沙的香干,则让不少人馋涎。不多会,香干就被抢购一空了。这东沙的香干,说的其实是鼎和园的香干。其特点是:生熟皆宜,色泽光亮,香气浓郁,质地坚韧,鲜味独特,价廉物美,携带方便,保质期较长。

  东沙香干精选优质黄豆,据据不同季节用水浸泡适当时间。磨细,榨浆,用盐卤滴浆,待十五分钟后再转浆,用竹篓沥水成豆腐。将豆腐分成小块,用干净的香干布裹包严实。以九块成九行,共计八十一块,整齐地排列于香干板上,每块初型香干的中间放上3×3公分刻有牌号的锡片,然后叠成六大板,用木榨架榨去水份,脱去包布。把初型香干用清水煮熟,捞出冷却后,配以适量的茴香、桂皮、山茶等香料和上等酱油再煮沸退火,原汁中焖二十小时,再煮沸后取出沥干,蘸透面上麻油即成。

  2008年岱山鼎和园香干制作技艺列入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次有机会我都会买东沙的香干吃,也不知道怎么,就是比别处的更好吃,更鲜。”现场,不少人这样说。

  牵着小孩的,和姐妹们三五成群的,拉着老伴逛逛看看的。对于美味的食物,人们大快朵颐,回味无穷。而贝雕、渔民画、打绳结的摊位前,人们拍照、交流,感叹技艺的神奇。

  记者手札:

  在农村,娱乐活动并不多。除了风靡全国的广场舞,真正说到戏剧、歌舞极少。故而,“文化下乡”成了人们最大的“热闹头”。

  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打莲香等表演在以前人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仅仅活跃在舞台上,成了舞台艺术,供“老人们”回忆过去而已。于是,将非遗文化传承、延续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非遗下乡,给了“供”和“需”一个完美的平衡。

  非遗的艺术形态多样,——越剧、舞龙、魔术等,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受众面也变得更广。非遗来自民间,而各项技艺也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巡展,让非遗重新走进生活,不仅希望为居民带来快乐的文娱表演,更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走进非遗,了解非遗,并投入到保护传承的队伍中去。然而,在这个热闹的环境中,“文化”,却只能以一种微弱的姿态一点点渗透进人们的思维里。

  虽然可惜,这样的文化未必能为多少人创造多么高的艺术修养,但是,这是一方政府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传播着文化的内涵。对于村民来说,忙碌之后,一天的乐趣便在此了。

  或许,这正是非遗下基层,文化下基层的真正力量吧。

 
来源:今日岱山 作者:记者 袁佩华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与汛期赛跑 我县提早完成病险水库...
卢建波检查督导生态环保工作
县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节前市场检查
长涂推出“四季看礼堂”系列活动
县总工会以暖心举措助力“三支队...
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走进衢山镇...
税收大数据“画像” 助力海岛经济...
医防协同促健康 我县开展中老年人...
岱北水厂加紧建设 工程总进度过半
浙江省十一县市(区)中国画作品...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