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地新闻 > 蓬莱潮人

爱心没有“休止符”
老人辞世前留好一万元,委托子女转赠敬老院,生前善行被洞悉,子女要为父亲接力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7年2月23日 09:09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何院长,我们是陈文斌的小孩,他让我们把这一万块钱转交给敬老院里的五保老人们,过年给大家改善改善伙食。”2017年1月25日傍晚,农历十二月廿八,陈静、陈莉、王萍儿等陈文斌亲属四人来到高亭镇敬老院,为院里的五保老人们送上了一笔一万元的“特别”慰问金。

  捐赠这份慰问金的不是别人,正是敬老院多年的“老朋友”——陈文斌老人。而此时,敬老院里还不知道,这个久未露面的善人,已经过世了。“我再也去不了了,你们一定要帮我把这钱转交给敬老院。”弥留之际,89岁的陈文斌老人,将自己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份“心意”,委托给了身旁的子女。

  老人子女带来的这个意外消息,震惊了敬老院的护理人员和老人们。2月20日,再次谈及陈文斌老人,高亭镇敬老院院长何水飞泛起了热泪:“我们什么都没为他做,连最后一程也没去送他,心里真的很过意不去……”“客人来了,客人来了……”2013年2月2日春节前的一天,伴随着院子里老人们的欢迎声,一位着装朴素的老人在三轮车师傅的搀扶下,踉踉跄跄地走进了敬老院。“右脚不好,不能走路,是三轮车师傅扶着他进来的。”时隔近4年,陈文斌老人给自己的第一面印象,也无法从何水飞的脑海里抹去。“他就问我,敬老院里住的都是谁、生活怎样……”何水飞回忆,陈文斌老人初次来到敬老院,并没有表露要捐款,而是详细地询问了敬老院的日常。“可以看出来,他是发自内心地关心这里的人。口气里都透着一种和蔼、关爱。”何水飞回忆,简单的攀谈之后,老人说政府很不容易,有这么多有困难的人需要照顾,自己也想尽一份小小的心意,就将一叠一万元现金递到了何水飞的手里,匆匆离开……

  2015年3月16日,老人再次走进高亭镇敬老院,拿出了五千元钱,让工作人员为院里的老人购买御寒棉衣,又匆匆离开。谁都不曾想,这也是老人最后一次走进敬老院。“他一再交代,不要把这个事情告诉别人。”这个细节给何水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老人子女的到访,大家才知道,原来老人对外的资助,此前连家人都没有告诉。

  陈文斌老人,原是一名转业军人,家住高亭镇育才新村,多年来关心孤寡老人,特别是高亭镇敬老院的五保老人。邻里口中的他,节俭、善良。“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爸爸的事情,我们也是在他临终前才知道,他还特别交代我们,不要把事情跟他人提及。”当记者想再深入了解老人背后的故事时,被老人的大女儿陈静婉言谢绝。

  陈文斌老人的日常生活怎样?捐的钱是怎样省下来的?他到底还资助了谁?关心过谁?这些我们所关心的问题,都随着老人的离开而画上句号。我们也选择尊重老人的意愿,不再将老人的事迹“深挖”。 2017年1月25日,陈文斌老人的孩子们,走进敬老院,除了父亲交代的一万元现金,还拿来了许多围巾、帽子等御寒物品。“我们也为父亲做的事情感到高兴,理应要为父亲接力,将这份爱心延续下去……”陈文斌老人的次女陈莉说,父亲走了,去敬老院的事情,交给他们了。

  记者手记

  陈老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远超“一万”的财富。他告诉了我们,生命有休止符,我们什么也带不走,但是留下的可以有很多很多。感恩社会、关爱社会,注定留下的是美好。在以前的采访中,我常常会因为当事人不配合采访而沮丧,今天我突然明白,真正值得褒奖的人或事,并不需要多完整的文章架构,也可以饱满。宁波的“顺其自然”、江苏的“炎黄”……在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当下,社会上涌现着很多很多好人好事,是匿名的。陈老的这件事给我的感动点有二:其一,老人默默付出数年,弥留之际仍心系困难的人;其二,老人子女接力,要将爱心延续下去。

 
来源:今日岱山 作者:记者 何玲玲 通讯员 洪榕蔚 初审编辑:潘成汉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城镇落户新政 新居民更有“归属感”
我市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 在岱...
知识产权宣传进企业 主动服务促发展
流动儿童融合活动走进怀慈小学
我县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
张文科调研督导党纪学习教育、群...
我县基层妇联执委工作入选市级优...
中医义诊进社区 健康服务“零距离”
青春献电业 文明争一流
2024年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冠军...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