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徐福与蓬莱 > 历史溯源

从季风洋流看徐福东渡江南航线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7年2月28日 14:38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舟山群岛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同处太平洋西海域,三地隔海相望。从气象学、航海学的视角,研究和揭示东海季风(古代称信风)、洋流(也称海流)与徐福东渡江南航线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科学认识和理解徐福经过舟山群岛东渡日本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舟山群岛在中日韩三国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发展前景,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海上丝绸之路江南航线的成因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浙江沿海季风尤其明显,冬季盛行偏北风,风向稳定,风力较强;夏季盛行偏南风,风向不稳定,风力较弱。浙江沿海的海流,每年1至4月从北往南,5月份开始转向东北,6至8月都是从南流向东北,从9月开始到次年4月,又从北向南撤退。

  从宏观地理态势上观察,中日两国间的海上横跨距离,并不以中国江南与日本间直渡东海的南线航路为最短,而应该是从山东半岛出发,以朝鲜半岛为中介的北路航线为最短,如图1所示[1]。因此,中唐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这条北路航线一直成为中日间海上交通的要道。

  图1唐代东亚海域的海上航行图

  但是我们必须了解的是在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还不很发达的古代,远洋航行主要是依靠海流和季风,它们是推动船舶行进的最主要驱动力,特别是季风气候的区域,季风与海流对航海的作用和影响十分明显。舟山群岛的海域,恰好存在着一股能推动舟船自然东航的季风与海流。

  据海洋气象资料分析,舟山海域潮流属东海沿岸流,每年夏季(6—8月)在西南季风盛行时期,浙江沿岸水北移,在长江口外与长江水和钱塘江冲淡水汇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冲淡水流,向东北直指济州岛方向与对马暖流相接,其中一部分汇入对马暖流进入日本海。冬季,长江泾流量大减,东海沿岸流也随之减弱,在偏北季风吹送下,长江冲淡水与钱塘江冲淡水汇合,沿浙闽海岸南下,穿过台湾海峡直接入南海。[2]因此,根据季风的变化规律和海流特性,每年4—8月,可利用偏南和西南季风,从舟山扬帆起航,横渡东海,顺风时,3—5天可抵朝鲜半岛,7—8天就能够到达日本九州岛等岛屿。可见,从中国的江南(特别是舟山群岛)用比较简陋的航海工具渡海直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是比从山东半岛渡海更为理想的航线。

  在史前时代,中日韩三国之间便有了海上交往,河姆渡人采用最原始的水上工具——竹筏,最原始的交通方式——漂流,把中国浙江的支石墓、稻作文化和干栏式建筑等,经舟山群岛东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三次中韩竹筏跨海漂流探险圆满成功,再一次得到验证。这三次漂流的载体采用最原始的竹筏样式,精选浙东奉化大毛竹扎捆而成,长7米,前宽3.5米,后宽4.5米,呈现梯形,筏底两层,桅杆高8米,配有风帆、2支橹和1个舵,筏上盖有3平方米的小竹棚,既可睡人,又能存放物品,能携带1个月食物和淡水。1996年7月23日,韩国探险文化研究所所长、韩国东国大学教授尹明喆为队长的4位韩国勇士,从舟山的朱家尖岛南沙海域起漂,头5天漂流顺利,南风以每小时3海里左右速度向北推进。在距韩国黑山岛仅80余海里时,受8号台风外围影响,折回我国山东半岛,充分地证实了这条古老航路的客观存在。[3] 1997年6月15日,有中国吴连宝参与的中韩探险队也从朱家尖岛出发,漂流24天,胜利到达韩国仁川港。2003年3月23日起漂的是中韩日联合组成的6名队员,从舟山朱家尖南沙出发,横渡黄海到达韩国仁川,然后再沿西海岸南下,经过济州岛,横渡朝鲜海峡,最终成功到达预定目的地——日本九州福冈,如图2所示[4]。

  图2 2003年中韩日竹筏漂流的路线

  探险队还发现,在舟山外海附近分界,往东航行再由南向北,凭借外洋潮流可漂向日本列岛;反之如不向东航,顺从渤海湾沿海岸南下的潮流,在长江口附近调头可漂向韩国。[5]这就说明根据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相对中国长江下游地区呈扇性展开的特点,由中国长江口周围漂流到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九州岛等地的机会是基本均等的,这就为解决徐福东渡日本之谜提供了新的钥匙。

  二、徐福东渡江南航线探讨

  徐福东渡走的是哪条航线?历史学家众说纷纭。中国著名徐福问题研究专家罗其湘教授指出,秦代时期因出海寻仙而发起的徐福东渡活动,在时间上并不止一次,起航地点也不止一处。徐福的首次东渡是在公元前219年,起航地是在山东琅琊一带。第二次东渡是在公元前210年,起航地是在浙江杭州湾一带。如果以长江口为界,徐福东渡可分为南北两条不同形态的航线。一是北路航线,即从山东沿海向东沿朝鲜半岛西岸,经过济州岛到日本九州岛附近,称“沿岸航线”,如图3所示[6];二是南路航线,即由宁波慈溪达蓬山起航,向东出杭州湾,途经岱山,穿过嵊泗列岛,汇入黑潮暖流北上抵达日本九州岛附近,称“漂流航线”。

  图3徐福东渡的北路航线

  这一观点已得到中日韩三国徐福研究专家的认同。比如已故的日本佐贺县徐福会常务理事内藤大典在《徐福东渡与日本的弥生稻米》一文中指出,一是徐福的故乡在江苏连云港市,二是徐福东渡的出航地是海州湾,东渡的行程为经由浙江省慈溪、舟山群岛、五岛列岛,驶向有明海。[7]又如韩国西归浦市徐福文化国际交流协会前会长禹珪日在《徐福在西归浦中止航海并回航归国的理由》一文中,以分散在韩国南海岸一带及日本海沿岸的遗迹为中心,以海流、潮流、风向等为基础,阐述了徐福两次东渡的航路以及在济州岛西归浦中止航海的理由。[8]

  罗其湘在其文章中还深入分析了导致徐福东渡时走南路航线,即从浙江慈溪达蓬山地区下海,直达日本九州岛地区的自然条件与地理原因,认为“达蓬山在杭州湾南岸慈溪平原向北突出的部位,航海条件十分优越……。这里常年有来自杭州湾外海的纬向退潮径流和长江口外海南下的冲谈水径流,在北纬32度、东经123度左右汇合以后,又汇入南来的台湾暖流——黑潮。此时,如果再加上南下的黄海冷水团所形成的反气旋性水下密度环流,与上述表层环流相互加强,乘着强劲的西南季风,顺风顺水,在正常的天气条件下,非机动的木帆船到日本九州岛,也不过是三天三夜的航程”[9]。

  从气候风潮的地理学依据上来看,“漂流航线”是当时条件下极为便捷的一条航线。季风和海流,再加善于造船驾舟、航海经验丰富、帆船设计发达、帆船贸易频繁、航海故事悠久的越人,这些有利条件最有可能促使徐福选择这条航线。船队从浙东慈溪的达蓬山起航,迎面相遇舟山群岛的蓬莱(今岱山县)等海岛,徐福以为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拢岸停泊,继续东渡,有两条可行的航线,如图4所示[10]。

  

 

  图4徐福从宁波出发东渡日本的航线

  一是“向北航线”。船队穿过杭州湾、长江口,经舟山群岛,沿海岸线北上,越过东海、黄海,驶向朝鲜半岛西海岸,在黑山群岛中转,渡过朝鲜海峡,进入日本的对马岛,最后到达九州岛,其具体线路是:慈溪达蓬山麓→东霍山→岱山岛→嵊泗→白水洋→黄水洋→黑水洋→黑山群岛→济州岛→日本九州岛。这条航线靠近大陆沿岸,随时可以靠岸停泊,是中日韩交往最古老航线,也是趁太平洋左旋海流单向自然漂流的一条成功航线。

  二是“向东航线”。就是在每年3—8月份,利用流经舟山群岛附近海域的黑潮和季风的有利条件,碰上好天气,直接向北偏东方向漂流,横渡东海,即能到达日本九州岛本岛,其具体线路是:慈溪达蓬山麓→东霍山→岱山岛→泗洲塘→徐公岛→泗礁山→花鸟山→墨潮公海→日本九州岛。这条航线路程短,不仅缩短了航行时间,也比较安全,自盛唐以来一直成为中日交往最繁忙的海上通道。

  三、结论

  第一,东亚海域的季风洋流是海上丝绸之路江南航线形成的原因。

  第二,特定的地理环境优势,使得中国江南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之间存在着一条自然天成的海上通途,而舟山群岛则是东渡韩国、日本的理想出海口。

  第三,徐福第二次东渡,从浙江慈溪达蓬山起航,经舟山群岛的岱山岛,凭借季风、洋流等有利的自然条件,最终抵达日本九州。

  作者简介:王文洪,浙江省舟山市委党校(舟山行政学院)副教授,海上丝绸之路(舟山段)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舟山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特邀委员,岱山县徐福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1]辛元欧:《张保皋及其船队船型初探》,载曲金良主编《海洋文化研究》(总第2卷),海洋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2]上海师范大学编:《中国自然地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104页。

  [3] [韩国]尹明喆:《中韩竹筏跨海漂流探险记》,载普陀文史资料第二辑《缘起沈清》,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62—80页。

  [4] [韩国]尹明喆:《舟山群岛;东亚“海上丝绸之路”交流的聚焦点》(ppt),“舟山群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论坛,2015年4月25日。

  [5]金健人:《舟山与东亚海路》(ppt),“舟山群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论坛,2015年4月25日。

  [6]孙光圻:《徐福东渡航路》,青岛市政协文史委编:《青岛文史资料》(第13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版,第198页。

  [7] [日本]内藤大典:《徐福东渡与日本的弥生稻米》,张良群主编,《中外徐福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207-214页。

  [8] [韩国]禹珪日:《徐福在西归浦中止航海并回航归国的理由》,载《中韩徐福文化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内部资料),烟台市博物馆编,2014年8月。

  [9]罗其湘:《徐福考论》(内部资料),慈溪市徐福研究会编,2000年,第83—85页。

  [10] [韩国]尹明喆:《舟山群岛;东亚“海上丝绸之路”交流的聚焦点》(ppt),“舟山群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论坛,2015年4月25日。

 

 
来源: 作者:王文洪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岱山螺钿镶嵌作品在故宫展出
推进生态农庄建设 农文旅融合发展...
早稻播种基本完成 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岱东鹿栏仙踪至大田湾段美丽公路...
建设彩色健康森林 提升岱山生态景观
2025海岛公园岱山岛徒步大会活动...
县总工会:安全宣传服务 促企业安...
县文明办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
“充电赋能” 青年夜校课程焕新
智慧监管 保障我县水上客运安全
 
中共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1420056
关于我们 | 电话:0580-44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