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是指浙江东部沿海地区,依山濒海,自古是个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在丰富多彩的浙东历史文化中,徐福东渡文化是一重要内容。这一文化的形成,源自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的秦始皇东巡时“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记六》)。自此之后的二千多年里,浙东文人在孜孜不倦地发掘和研究这一历史事件与徐福东渡求仙的关系。由此形成了一种内涵极其丰富,内容却极其庞杂的徐福东渡文化。本文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择要试析:
一、浙东启航的血缘因素
二、《答车茂安书》的承启作用
三、六山三地的方志记载
四、宋明遗臣的徐福情节
本文在试析过程中,还是秉持着与以往一贯的观点:浙东的慈溪、岱山、象山是同一个徐福文化圈。我们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发掘、考析、研究浙东徐福东渡文化。
一、浙东启航的血缘因素
研究徐福东渡起航地到底在什么地方,直至目前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浙东启航说”,认为公元前210年,徐福最后一次,也是成功的一次东渡是在浙东沿海启航的。其活动的范围在宁波的慈溪,象山和舟山的岱山一带。究其原因,除地缘、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以外,血缘氏族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谓五千年的中国古代文明史,其实是由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这根纽带维系的。徐福当年作东渡这一伟大的创举,不管动因如何,是很需要血缘关系来保护的。 历史上,以宁波、舟山为中心的浙东地区,确实聚居过大量的徐姓氏族成员。考其源流,有两点息息相关。一是徐姓氏族是来自东南沿海,信奉鸟图腾崇拜的岛夷民族。二是徐偃王逃战最终到达“浙之甬东”。
徐姓氏族是以国为姓的。追溯徐氏的祖先,应是五帝之一的少昊。《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颛顼于此,弃其琴瑟。”这说明,少昊一族是来自于东海岛屿上的岛夷民族。在夏禹时代,少昊后裔大业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舜赐其子伯益(大费)于赢姓。大费生有两子,一个叫大廉,一个叫若木。夏后氏封若木于“徐”地。殷商及春秋时期,“徐”曾是一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其旧址在淮河、泗水交界处及洪泽湖沿岸等地。从此以后,徐国子孙以国为姓,若木是徐姓氏族的第一代祖宗。
几千年来,徐姓氏族一直信奉着“鸟”图腾崇拜。“岛”字原意为“聚居着鸟的山地”。徐姓这个岛夷民族。他们的祖先,不少有与鸟崇拜相关的带有神话色彩的身世。《史记·秦本纪》中载:“帝颛顼 之苗裔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佑舜调驯鸟兽……”。意思是说,大业是其母女修吞了鸟蛋而生的。大业的儿子大费,能懂鸟兽的语言。大费就是秦、徐两姓的共同祖先伯益。《尚书·舜典》中说他是“上下草木鸟兽之长”。《史记·秦本纪》中说伯益的儿子大廉元孙中衍说话又是“鸟声人言”。在《博物志·异闻》中述及徐偃王的出生时,更是离奇。说是徐偃王父亲有个宫人,怀孕后生下一枚鸟蛋,认为是不祥之物,就把鸟蛋扔到了河边,独孤母养了一条狗叫鹄苍,看到这枚鸟蛋就把它衔回了家,结果,独孤母用这枚鸟蛋孵化出了一个浑身无骨的小孩,这就是徐诞,即后来的徐偃王。
读了这些岛夷民族离奇的繁衍史后,人们就会想到浙东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一枚用象牙雕成的“双鸟向阳图”。这不正是浙东先民信奉鸟图腾崇拜的铁证吗?这一切,与之后的徐偃王失国,“乃至浙之甬东”(《徐偃王志》),以及徐福东渡在浙东启航是否会有某种联系?
徐偃王是春秋时期徐国的一个仁义君主。他执政后行使仁政,不修武备。当时江南一些诸侯国纷纷臣服于徐国。公元前988年(周穆王十四年),楚国借周穆王名义,兴师伐徐国,徐偃王不忍因战争给百姓带来灾难和痛苦,就逃战到彭城武原山(后改为徐山)下,与之随行的百姓有数万人。唐朝韩愈在浙江衢州的“徐偃王庙碑”中说:“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而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砚于会稽之水”。
与韩愈说法基本相同的史志资料有不少。比如清朝鄞县徐时栋写的《徐偃王志》中说徐偃王到了彭城,“于后君乃之越,过会稽之水,投玉几砚焉,遂老于甬东,既薨,是葬之隐学之山,郡臣谥之,曰隐王。”《北宋徐氏谱》说:“其后,王复之越,隐于东海之翁山”;近年来,台湾出版的《徐氏大宗谱》中也说,徐偃王逃战最终到了浙东及舟山群岛一带。徐氏总谱中,其总堂号叫“东海堂”。说是徐氏“来自东海,去之东海”。所谓来自东海,少昊之国在东海之外大壑;所谓去之东海,意指徐偃王失国后逃战至翁山(今舟山)。故徐氏子孙以东海为堂号。
浙东沿海北自嘉兴,南至黄岩,均有关于徐偃王逃战以终的遗迹,而最集中的则是在舟山、宁波的穿山半岛及象山一带。如《括地志》云:徐城在越城邻县(汉置故城,在今宁波鄞州东)东南入海二百里”。夏侯志云:“翁州上有徐偃王城,偃王避楚伐,乃于此立城以终”。《成化四明志》:“隐学山在鄞县东钱湖畔,旧名栖真,徐偃王隐学于此,一云在翁洲。”,另如《宝庆四明志》:“翁山,一名翁洲,昌国县三十里,徐偃王所居也,今城犹存。(昌国县即今舟山);再如《徐偃王志》说:“今象山霅川等处皆有偃王墓”。
二、《答车茂安书》的承启作用
晚司马迁三百多年的西晋,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叫陆士龙,他在一封《答车茂安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昔秦始皇,至尊至贵。前临终南,退阿房离宫别馆,随意所居,沉沦泾渭,饮马昆明,四方奇丽,天下珍玩,无所不有,犹以不如吴会也。乡东观沧海,遂御六军南巡守,登稽岳,刻文石,身在鄮县三十余日”。
这是一封书信,并非是文人考据类的文章。这封书信的出现,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是为朋友间劝说一桩家事。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当时有个叫车茂安的人,他有个外甥叫石季甫,在朝廷做官,朝廷要派他到会稽郡鄮县去当县令。车茂安的大姐和母亲听说那儿是贫穷的不毛之地,海角天涯,怕他外甥去了要吃苦受累,就阻止他去鄮县上任。不去上任这还了得,不服从分配,这不得罪了朝廷了吗!车茂安在情急之下想到了他的好友陆士龙。陆士龙即陆云,是晋代著名文人,知识渊博,当时人们都很信任他。车茂安就给陆云写了一封信,想借陆云的大名,将鄮县的好处尽情说来,以此来说服他的大姐和母亲。由此,陆云在信中列举了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后,就说这地方连秦始皇都流连忘返,一住就是三十天,能不好吗?接着他就直接劝说:“夫以帝王之尊,不惮尔行。季甫年少,受命牧民……尊夫人,贤姊上下,当为喜庆歌舞相送,勿为虑也”。
最终,这封信为动员家属不拖后腿,让外甥高高兴兴去鄮县上任的目的真的达到了。车茂安给陆云复信说女眷们读了信后“豁然忘愁也”。
一封书信中,提到秦始皇“身在鄮县三十余日”。有多少可信度,肯定有人会质疑。但陆云在信中讲完这一掌故后,强调,我“非徒浮言华艳而已,皆有实证也”。
这封《答车茂安书》,以后一直被广泛引用,客观上对浙东徐福东渡文化起了承上启下,推波助澜的作用。
《答车茂安书》观点上承的最早出处当是司马迁《史记》记载的秦始皇第五次东巡至会稽。《史记·秦始皇本纪》:“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水波恶,乃西行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史记·封禅书》中也说秦始皇:“遂登会稽,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止沙丘崩”。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提到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时,项梁一下捂住了项羽的嘴。这么一个活生生的场面。因此说,对于秦始皇南巡有没有渡过钱塘,《史记》是说得很清楚的,而《答车茂安书》的说法,只是秉承了《史记》的说法,把《史记》中“语焉不详”的细节,说得更具体些而言。
前后差不多这一时期的一些史料,也都能佐证这一说法,《后汉书·东夷列传》中说:“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又有夷洲和澶州。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数万家。人民时至会稽市。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洲者”。《三国志·吴书·孙权传》中也说,在吴大帝黄龙二年(公元230年),“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澶州者”。这两段史述都明确地把秦始皇派徐福入海求仙与会稽联系在一起。东晋文人孙卓在《天台赋》中说:“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东晋葛洪曾隐居在鄮县翁洲(今舟山),其在《枕中记》中也说:“蓬莱山,对东海之东北岸”。这些记载,干脆直说徐福求仙的三神山就在浙东的海上。从而支撑了陆云的说法。
至于《答车茂安书》的启下作用,集中地反映在浙东的历代地方志文中。
三、志文记载的三地六山
三地是指慈溪、象山、岱山,六山是指海盐的秦驻山,绍兴的秦望山,慈溪的达蓬山,岱山的东霍山,鄞县的大雷山及象山的小蓬山。这些地方都有有关秦始皇东巡到此及徐福出海求仙的记载,是一个整体的浙东徐福文化圈。查考这些地方历史志文有关这一方面的资料后,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些资料中都能发现从《答车茂安书》中承启下来的印迹,脱不了这一窠臼。
查浙江方志,最早有关于秦始皇东巡及徐福求仙记载的是宋《乾道四明志》。但比这更早的有唐人中二年(公元848年)象山“蓬莱观碑”的一则记载:“闻图经宝书之蓬莱山,其迹近古,昔相语秦始皇帝使乎仙者辈徐福也,使泛沧海,访神仙之术于蓬莱山”。这大概是浙东地方志文中最早有关这方面的记载。“昔相语”的依据是什么?显然是承袭了《史记》记载秦始皇第五次东巡的《答车茂安书》。象山是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始设县,秦代为鄞县地,与鄮县为邻。明嘉靖《宁波府志》中说:“秦始皇东行郡县,登会稽山,刻石纪功既已,徐福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童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而象之西山,名小蓬山者,徐遂居焉。始皇闻之,驯至鄮三十日,发舟至悬海彝澶二洲而返。今大雷山有始皇庙,岂以其经历之所而祀之欤?”清《宁波府志》也有同样记载,只差几个字不同。从这则记载中明显可以看出是承袭《答车茂安书》的说法,并且更明确说秦始皇巡游在鄮县一住三十天是因为听说徐福隐居在象山的小蓬山。
在慈溪,较早的一则记载出现在宋宝庆《慈溪县志》中:“大蓬山又名达蓬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上有岩高五六丈,左右二崖对峙如斗鸡石。秦始皇东游,欲自此入蓬莱仙界,故名”。在这里,还没有明确提到徐福,但到了明代,开始有了。明天启《慈溪县志》:“秦始皇登此山,谓可以达蓬莱而东眺沧海,方士徐福之徒,所谓跨溟濛,泛烟涛,求仙采药而不返也。”到了清代,在雍正《慈溪县志》和乾隆补刊本《宁波府志》中记载就更为明确了:“千人坛,县西北十五里,高数仞,其上可容千人。相传秦始皇东游会稽,登山望秩,以求神仙。至此见群峰东延于海,乃命徐福立坛祈祷于此,因以为名”。仔细品读自宋明清的多则慈溪方志记载,虽是随着时间推移,记载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但主体还是一脉相承于秦始皇第五次东巡及《答车茂安书》的拓展性记载的。
舟山群岛在唐开元年间已存在与秦始皇东巡,徐福海上求仙活动的相关地名,如岱山名为蓬莱乡,普陀名为安期乡。宋乾道《四明志·昌国县》中说:“蓬莱山在县东北四百五十里,四面大洋。耆旧相传,秦始皇遣徐方士福入海求神仙灵药,尝至此”。元大德《昌国洲志》对附属于岱山的东霍山是这样记载的:“东霍山在海东北,环以大洋,世传徐福至此。”元人吴莱写的《甬东山水古迹记》也说:东霍山“山多大树,徐福盖驻舟于此”。清康熙《定海县志》记载:“始皇留勾章三十日,今鄞县大雷,慈溪达蓬,俱传始皇遗迹,则定海为始皇所经巡,徐福所栖止,非傅会之说矣”。同一志书中还有一则记录:“秦始皇登会稽山,刻石记功,听徐福言,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始皇留勾章三十日”。这两则记载,均涉及两个地名变迁问题。一是“定海”,清康熙前,定海是指今镇海,康熙帝给舟山题“定海山”后,改舟山为“定海”,原“定海”改为“镇海”。故这儿的“定海”是指舟山群岛。二是这儿所说的“始皇留三十日”的地方是“勾章”,而非“鄮县”。据考证,秦时没设鄮县,只有鄞和勾章,汉朝在两县境内增设余姚和鄮两县,而县治以姚江、奉化江、甬江为界,四县同属会稽郡,两晋承汉制。因此,晋代文人陆云所说的鄮县与勾章是同地方。可见这些舟山方志记载,还是承袭了《答车茂安书》的说法。
四、宋明遗民的“徐福情节”
何为“遗民”?新版《辞海》解释为:劫后残留之民;亦指易代后不仕新朝的人。历史竟然有这样的巧合,在十三世纪的后半叶和十七世纪的中叶,南宋的灭亡和明清的更替这两件改朝换代的大事均与浙东息息相关。一些前朝的文人,不肯仕后朝,又以自身国破家亡,逃离现有统治的经历,与当年徐福为避秦暴政,移民海外的事同命相怜,壮怀激烈,大多以诗的形式,抒发一种爱国怀乡之情,形成了一种浙东特有的遗民徐福情节文化。
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正月,元军进驻临安皋亭山,宋太后遣使奉玺以降,宋亡。浙江有大批文人逃离现实统治,成为宋遗民。
无学祖元,俗姓许氏,鄞县人,当年50岁,为一代高僧,避乱于雁荡山能仁寺。天童山景德禅寺,后受日僧之邀,于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赴日,在日本拜蔼徐福祠时,写下了《徐福献晋诗》:先生采药未曾回,故国山河几度埃;今日一香聊远寄,老僧亦为避秦来。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徐福当年东渡背景及心理动机的理解和自已
宋亡后远蹈海东,寄居他乡的复杂心情。
郑思肖,浙江临安(今杭州)人,后迁居吴门(今苏州),宋亡那年36岁。该人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忠义气节,对元政府有坚定的抗争情绪。宋亡后创作了《一百二十图诗集》以抒胸臆,其中有《徐福采药图》配图诗:
仙药长生不易求,仙山可在海东头?
祖龙灭尽诸侯后,徐福却来赢一筹。
诗中将复杂的遗民意绪以借咏徐福以采药为名避暴政于海外得以表达,含义曲折深沉。
汪元量,钱塘人,咸淳年间进士,宋亡,随谢太后北迁,但他未尝一刻忘怀故宋,后以黄冠乞归。他有一诗记述杭州城破时的情景,也涉徐福求仙事:
钱塘江上雨初干,风入端门阵阵喧。
万马乱嘶临警跸,三宫洒泪湿铃鸾。
童儿剩遣追徐福,厉鬼终当灭贺兰。
若说和亲能活国,婵娟剩遣嫁呼韩。
诗中直抒城破时百姓痛楚之甚,童儿为求活路,意欲蹈海迎险,由此遥想当年徐福无奈避秦事。
谢翱,曾任文天祥咨事参军,为宋末文章名家,宋亡时年仅28岁。他曾写有两首以徐福故事而抒遗民胸臆的诗:
其一:《采药候涛山宿山顶精蓝夜中望海诗》
蛟门南去岛,此地望迢迢。
积湿侵幡里,生寒入梦飘;
见灯归舶夜,闻偈解衣朝。
土植皆为药,山枝不满樵。
暗光珠母徙,秋影石花消。
拟候槎回汉,宁甘客老辽。
却寻徐福岛,因问始皇桥。于彼看日出,羽旌焉可招。
其二:《望蓬莱》
青枝啼鸟波延延,方士指海谈神仙。
五云垂天光属夜,老父相传税车驾。
千官此地佩宛宛,舟发黄门上供顿。
绕樯赤日护龙旗,西北驿书驰羽箭。
百年尘空沧海晚,月落无人渡灞浐。鸡鸣白石烂如银,蓬莱不见亶州远。
以上两诗即嘲讽秦朝暴政以喻元朝,同时流露出对徐福避秦东海的赞羡之情。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皇帝自缢于煤山,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后,江南藩王纷纷组织抗清斗争,浙东以鲁王朱以海为首奋力抗争,直至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平定三藩。之后一批气节儒生,抗清志士纷纷成为明朝遗民。其中不少也以徐福避秦东渡来抒发自己情感。
朱之瑜,号舜水,明清之间余姚人。他曾受郑成功,张煌言之邀,参与抗清斗争,失败后侨居日本。曾有《漫兴》一诗涉及徐福东渡:
远逐徐生迹,移舟住别峰。
遗书搜孔壁,仙路隔秦封。
流水去无尽,故人何日逢。乡书经岁达,离恨转重重。
诗中反映出作者侨居日本与徐福蹈海避秦的共同境况与情绪。
黄宗義,学者称梨州先生,明清余姚人。曾助鲁王在浙东一带抗清,兵败后返家隐居,曾多次托辞清政府征召。创浙东学派。他曾游达蓬山,写有《达蓬纪游》八首。其中一首为:
东尽观沧海,往事一慨然。
浪中数万叠,黥背血千年。何物秦始皇,于此求神仙。
诗中隐晦反映了自己希望像徐福那样,东渡沧海,远离暴政。
浙东徐福东渡文化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里只是辑录试析了一小部分。另外还有许多方志、碑刻、充满激情的诗文,以及流传于民间的鲜活的传说、故事。它是浙东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内容,细细分析,纵向看是一脉相承的,横向看六山三地的徐福东渡文化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