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起重机将一个个涵洞放入沟渠,长涂镇东小岙水库下渠道的人工清淤工程即将完工。
早在3月初,为响应劣Ⅴ类水剿灭行动,长涂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全面排摸,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共排摸出劣Ⅴ类小微水体17处。“有的小池塘需要清淤,有的排水沟要对他们进行垃圾清理,针对每一条沟渠的特点,我们实施不同的整治措施。”长涂镇党委委员张孟杰向记者解释,尽管境内无劣Ⅴ类水河道,但长涂镇并未因此放松。对于排查出的劣Ⅴ类小微水体,进行现场查看、研究策略,邀请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前往督查,收集代表委员们给出的治理意见,制定出相应的“一点一策”治理方案。
计划完成长西广场旁小池塘的清淤;完成长西农场旁渠道的清淤,两岸进行砌石;完成倭井潭东小岙水库下渠道的人工清淤……在长涂镇列出的劣Ⅴ类小微水体治理项目清单上,详细地写明了排查出来的小微水体的整治内容、完成时间、负责人等。
自从长涂开展“五水共治”,尤其是“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打响之后,该镇规范动作积极到位,自选动作大胆创新,实行代表委员“双督查”,村监会与网格村民“双验收”的“2+2”模式,全镇上下形成全力剿灭劣Ⅴ类水的合力,使行动初显成效。
3月25日,长涂镇人大代表庄雪芬早起锻炼时,特地转道至长西社区长西农场对面的虾塘周边看了看。“前几天经过的时候这里环境不大好,趁着双休日起个早特地来看看具体情况。”庄雪芬发现虾塘周边的沟渠杂草丛生,老百姓在岸边倾倒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她立即拍下照片,发到人大履职微信群里与各位代表讨论如何进行整治。这样的早讨论在长涂镇人大履职微信群里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张孟杰告诉记者,“双督查”,就是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作用,鼓励代表委员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对周边环境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和发现各种现象,全力查出环境短板,共同建设美丽长涂。
同时,该镇还建立村干部村民“双验收”制度,一组由镇水管站站长、招投标办、水管站技术员组成,进行技术上把关,另一组由镇副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具体负责,分别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网格村民代表组成,对整治情况进行交叉检查和对整治效果进行验收,同时不光在“剿灭劣Ⅴ类水”行动中发挥作用,还对长涂镇中心工作进行不定期巡查验收。 目前,长涂卫生院旁边池塘、长西一村前水渠、中段村九间头旁河沟已经完成整治,所有的劣Ⅴ类小微水体剿灭工作将在4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