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让“工匠”在岛城开花

  “在为期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我得到了两方老师的同时指导,我从学校老师那里学到了理论知识,成杰师傅则无私地传授给我实战经验。”县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班学生孙佳乐说。

  一名学生配备两名导师,一名主攻理论,一名偏重实践。这是2015年9月开始,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常石集团、县汽车运输公司修理厂为学生打造的双导师教学团队,这种新教学模式被称为“现代学徒制”。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大机器生产使职业院校代替学徒制,成为培养产业工人的主阵地。不过,单纯的职业院校培养也有脱离生产实际的弊病,于是“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它在吸纳传统模式优点的基础上,以全新的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据县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陈启恒介绍,所谓“现代学徒制”,是把传统师徒制和现代职业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方式,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教学,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按照校企间‘资源互换、优势互补’的原则,学校主要培养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

  4月27日,又是进企跟师傅学技能的一天。这天,走进县汽车运输公司修理厂,在满是各种汽车零部件的车间里,孙佳乐正专注地跟着师傅成杰,学习节气门的拆卸和清洗。孙佳乐已经在修理厂见习了一年半,工厂专门指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成杰一对一地带他,把多年的技艺和心得传授给这名学徒。

  在师傅成杰的演示和指导下,孙佳乐很快就掌握了节气门的正确拆卸清洗方法以及相关原理。而此时师傅成杰在一旁看得很满意,他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读书多的就是不一样,悟性好,普通工需要讲解七八遍的知识,他一遍就明白了,做得也更好。”

  如今,像孙佳乐这样拜师的徒弟越来越多。

  记者在采访中也极易感受到,现代学徒制对传统学徒制有所继承,如注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形成关系紧密的师徒关系等。与此同时,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不再是单纯的经验学习,而是从熟练技术工人发展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技能人才。

  走进县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大楼,就像走进了企业的车间。从墙上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效果展示,到工作台位布置、标识设计,完全按照企业车间样貌,让学生从学校开始就感受岗位氛围、企业文化。 通过一年多的试点,现代学徒制的优点已明显体现出来:企业全程跟踪,学生学习内容明确、就业去向明确,学得深、干得好,技能提高很快。“既通过师傅带徒弟,使学生‘知其然’,又通过文化课、专业课的教学,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同时,教师与学生一同到企业锻炼,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也更加了解新技术和行业发展新趋势。”陈启恒期待着,接下来,政府能出台一些相关政策,促进更多的校企合作,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专业性所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