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文化 > 岱山史话

东沙桥头老街三题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7年9月14日 09:08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一、寻访“石桥春涨”

  20多年前慕名走访地处岱山本岛北端的东沙古街桥头,第一个念头是去看“蓬莱十景”之一的“石桥春涨”。记得清代蓬莱乡岱山村朝北岙(今岱山县东沙镇泥峙社区书院村)人、贡生刘梦兰有诗赞道:“一字街头古石桥,桥边春水泊轻桡。浪花泛处桃花落,点点飞红送暮潮”,这首写景诗迄今流传已有180余年,但“春水”已沽,“石桥”早已失去踪迹,更不见暮潮“春涨”,只留下了一条窄窄的小弄“石桥弄”,在诉说着逝去的风情。

  陪同我走访的老刘是桥头人,也有可能是刘梦兰的后人,对于“石桥春涨”景观,经我再三询问,他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据桥头新衜头人拔贡汤浚(1864—1936)所纂民国《岱山镇志》记载,桥头原称石桥镇。一百多年前,南浦(今岱中南浦)之潮与北浦(今东沙镇桥头至泯山寺锁宫门之间)之潮在此相接,船只可直至桥下。桥边商铺林立,市面繁荣,无数渔舟商船停泊于绿荫深处,点点桃红随波逐流而去,风景如画,誉称“石桥春涨”。后又据当地老人说,清代至民国时,东、西岱山间在东沙镇桥头还有桥相通。一直到1948至1949年间,那时国民党军在南浦至杂前山一带建成机场,浦被淤塞,才使两岛相连,“石桥春涨”这一景观自然也就消失了。时值春天,桥头一旁小山上是桃红柳绿,春光明媚,春意盎然,不由感叹:“石桥不知何处去,桃花依照笑春风。 ”

   二、“一字街头”观锡匠

  桥头有一条铺着青石板的百年老街,就是刘梦兰提到的“一字街头”,还留存着为数众多的百年木结构建筑和漆色斑驳的南北杂货老店铺。据说过去最兴旺的要数桥头肉摊,从上街一直到下街,设有百来摊之多。桥头古街上最有名的是几家锡匠店,做锡壶、蜡烛台的锡匠是舟山民间传统的老行当,最有名气的锡匠师傅就出在岱山桥头,桥头生产的锡器“色如银,亮如镜”。

  记得笔者小时候过年时炒好的番薯片,就是用一种大锡瓶存放的,还有放茶叶的精致小锡瓶和倒老酒的锡酒壶,舟山“老成人”谁家没有几个,锡酒壶和蜡烛台一般在做“羹饭”和办“婚丧”时使用的。桥头锡匠师傅手工制作的锡器皿有家用的酒壶、茶叶罐、尿壶、汤婆子以及精细美观的蜡烛台、香炉等。我驻足观看正在制作锡壶的小锡匠,一头黑发灰蒙蒙的,一双手被锡粉沾染得黑亮黑亮的冒着热气,不由想起了民间一副对联:“霜降降霜,霜冻孀妇双脚冷;寒露露寒,寒袭锡匠汗手热”,说的是无论数九天气,锡匠忙活儿的手总是热的,而小寡妇的心是冷的,因而霜冻天双脚更冷。小锡匠的一张充满着稚气的脸,被那小小的坩埚散发着的橘红色光晕映得红彤彤的,小风箱吹得坩埚里的废锡慢慢地熔化成银亮晶莹的液体,倒进模子后,“嗤嗤”直响,冒出阵阵淡淡的青烟,空气中顿时弥漫起一阵阵金属和滑石粉混杂的绵软味道。小锡匠的手艺是高超的,一张锡皮,经他在砧板上三锤两打,就整出了酒壶的形状,再拼接上壶底和壶嘴,再刻上几朵花和字,一把酒壶就成型了,引来了许多路人的好奇目光。记得有首《锡匠》诗是这样写的:“性软之锡极易熔,打敲接焊略轻松。五金属内温柔客,应手随心显匠功。杯盏瓶壶美亦精,插花温酒泡茶茗。当今塑料铺天地,锡匠改行另谋生。 ”在当今塑料铺天盖地时,大多锡匠已经改行另去谋生了,但桥头的锡匠还坚持着,在自己这片传统的天地里为谋生忙活着……

   三、香干一为尊

  桥头还盛产特色美食,如东沙鼎和园香干油豆腐、胡氏阳春面、三阳泰薄脆等,在桥头都曾有店铺专售。这始于民国13年(1924)的鼎和园香干,具有表红里白、色泽光亮、香气浓郁、质地韧而不硬、口味鲜而细腻、蛋白高脂肪低、色香味形俱全的特点,可制作多种菜肴,可冷拌,可热炒,可油炸,可烤制,做成后俱鲜香可口,故有舟山“素海鲜”之称,是“岱山三宝”之一,还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桥头一字街的东沙德明香干,清香鲜嫩,香气浓郁,风味独特,也是有百年历史的地方特产。据说也传了四代祖业,是以纯手工技法制作,以祖传配方精制而成。不过我吃的几块香干是老刘母亲亲手做的,刘家大妈做的香干,外观上酱红而透亮,一咬开洁白如玉,味美而醇香,那滋味也着实是“地道货”,真真是“桥头风物淳,美味‘素海鲜’;万馐皆下品,香干一为尊”。

  品尝了“素海鲜”香干后,还听了一个《千里香干救孙膑》的传说,传说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早年和庞涓同时拜鬼谷子为师,攻读兵法,两人成为同窗好友。后来庞涓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因忌孙膑才能超过自己,设法诳骗孙膑到魏,并挖去他的膝盖骨,把他打入猪圈,想让他永无出头之日,这是一桩历史冤案。哪知天理人情自在,偏偏朱仙镇有个卖豆腐的王义,对孙膑的不幸遭遇十分同情,于是每天从猪圈边经过时,王义总要放上几块有盐味的豆腐干,让他充饥,就这样保住了孙膑的性命。后来为了感谢王义的救命之恩,孙膑特意传授给王义齐国做豆腐干的传统方法。得到此秘方,朱仙镇上王义的豆腐干就越发出名了。

 
来源:岱山作家网 作者:阿能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岱山中学一学子入选“英才计划”
诚信经营 为文明添彩
“岱马”开赛在即 酒店住宿预订火热
医疗救护应急演练 为“岱马”保驾...
我县全力推进新一轮水利民生除险...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岱山县经信局在绍兴银行岱山支行...
保护海盐晒制技艺 岱山海盐晒制工...
“助残月月播”活动助残疾人创业致富
强化消防培训 严守校园安全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