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费、降税、财政扶持……今年以来,一轮又一轮的“红包雨”,让岛城企业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记者从县经信部门了解到,1~8月,全县合计减税降费18056.93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20.4%。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我县深化企业减负改革,进一步用政策“减法”来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助力企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降税减费红利助企业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国家针对小微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确保将这些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县国税、地税局加强政策宣传,优化纳税服务,努力减负增效,有力地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县在降低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加快出口退税、即征即退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8月,全县已为小微企业降低税费负担1500万元,涉企数量7600家;出口退税48000万元,涉企数量31家;即征即退2333万元,涉企数量17家。
同时,加强税银企沟通配合,帮扶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到8月底,我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39亿元,累计发放额11.82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企业税负大大减轻,资金的盘活让企业的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在研发创新方面有了更多的力量去打造自己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优势。
降低交易成本盘活企业发展资金
为告别“跑断腿、磨破嘴”的办事模式,我县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精简审批环节,进一步放宽我县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全面落实“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执行国务院取消的148项前置项目等减负担降成本改革政策。
据统计,今年1~8月,已减免980家企业登记费102.4万元;减免1598家个体工商户登记费2.83万元;减免强制检定项目费17.7万元。此外,2016年来共办理涉及前置变后置登记项目1980户。
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我县取消、免(停)征、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为推动企业绿色发展而助力。1~8月,取消、免(停)征、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700万元。
与此同时,降低竞买保证金,由之前的20%降低为10%。另外,工业用地性质土地上的各类建筑免收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1~8月,为7家企业总计面积76474.18平方米免收金额458.8万元。
降低电气杂费加快企业减负步伐
近年来,我县鼓励企业加快“机器换人”、“腾笼换鸟”的步伐。这一步伐迈进得越快,不难发现,企业的用电用气量也随之直线上升。在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大背景下,县供电公司从2016年1月1日起,把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每千瓦时下调4.47分;鼓励符合条件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1~8月,全县累计直接交易电量2.1亿千瓦时,降低106户企业电费支出348万元;根据降低高可靠性供电和临时接电费收费标准,降低19家企业支出约68万。
目前,入驻岱山经济开发区的中裕燃气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建设中,它的建成将为我县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一股全新力量。据悉,根据相关协议,浙江中裕燃气有限公司对工业企业的供气价格不高于每立方0.3元,同时,对用气大户的工业企业,可再进行协商降低。
优惠政策红包助力企业减负升级
为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我县把优惠政策“红包”送进企业,进一步推进减负工作。今年1~8月,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税等优惠政策减免13355.35万元;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从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费款所属期),全省失业保险单位费率由1%降为0.5%,1至8月减负382万元;1至7月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在职职工总数30人以下(含)的企业,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8.9万元,工会经费上缴比例下调减免4万元……
2017年,我县继续执行出口检验检疫费减免政策,从4月1日起全面停止征收出入境检验检疫费,1~8月减免辖区内11家企业检验检疫费用约12.4万元。
此外,6月起实行进出口货物无纸化报检,向辖区内企业公布“最多跑一次”清单,进一步缩减企业通关成本,提升通关效率。据悉,全年预计可为辖区内进出口企业节省往返跑腿时间约1600小时,节约耗材、人工、交通等各类费用超过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