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大半个中国,续写浙藏情

  “是岛,我们在海岛上……”踏上海岛那刻,藏族姑娘格桑德吉惊呼,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从那曲来到岱山。

  格桑德吉是那曲地区妇幼保健院一名护士。她的家乡那曲,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11月23日,她和同事们经过三天三夜的行程,抵达岱山。

  同行的那曲地区妇幼保健院院长达娃拉姆告诉记者,接下来,她们将在我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学习。提起这次“跨越大半个中国的交流”,拉姆院长说,“这,要感谢费老师。”拉姆口中的费老师,是我县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的一名普通医生。他叫费信海。 去年7月,费信海告别妻子和即将高考的儿子,远赴那曲,在当地的妇幼保健院担任专业检验医生。他那长达18个月的援藏行——“缺氧,但不缺拳拳深情”。

  留下先进的医疗技术才算“治本”

  去时是7月,本该最炎热的季节,但大伙儿都穿上了保暖的冲锋衣。“海拔高,气温低。”费信海打趣,“在那曲,一年就两季,冬季和大约在冬季。”

  进藏的第四天,费信海详细了解了受援单位那曲地区妇幼保健院的医疗环境,并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工作中。

  那曲地区整体医疗设施落后,医护人员医疗知识不全面。费信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将自己从业30多年的医疗经验总结成课件,他主动提出给当地的医护人员们免费开设公共课。

  开设公开课,看似轻松,其实不然。

  那曲除气候恶劣外,当地的空气含氧量仅为沿海地区的58%。“极度缺氧的环境中,就连我们这些常年生活在这的人,也无法长时间的坚持。”拉姆介绍。 为了将检验质控方面的业务知识完整教授给当地的医护人员,费信海讲一会,吸一会儿氧,再接着讲……“只有留下先进的医疗技术,让更多藏地的病患在家门口得到救治,才算‘治本’。”费信海说。

  “既然来了,就要坚持下去。”

  期间,费信海还多次应邀到那曲地区偏远县进行公益课讲授。

  比如县距离那曲单程约300公里,路况极差,车子还要开过峭壁。“当时心跳达120多次/分钟。”费信海回忆起这段路程,至今心有余悸。

  到那曲援藏前,费信海有心理准备,但真正到达后,他才感受到为何这里被称之为“生命的禁区”。“虽然提前几天就服用了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但还是出现了头晕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费信海说。

  为了克服这些高原反应,做好援藏工作,援藏的干部们就将大氧气管放在房间床头。“觉得喘不过气时就吸氧;头疼的时,就吃芬必得止疼;整夜睡不好觉,那就吃艾司唑仑帮助入睡……”一年半,他和援藏的同仁们就这么度过。

  同年10月的某一天,在浙江援藏公寓内,一位同仁突然倒地,抽搐不止。“氧气瓶!快!”作为一名医生,费信海很快意识到这位同仁是因缺氧导致癫痫发作。他迅速拿起桌上的一块布塞到他嘴巴里,并安排吸氧。“整整昏厥10分钟,联系到车后,立马送往了当地医院。”医院初步诊断,长期缺氧导致脑肿瘤早发。 让人庆幸的是,抢救及时。几名援藏同仁们沉默,紧紧相拥。

  “不应给自己留遗憾。”

  当天晚上,费信海如往常一般与相隔4000多公里的家人通话。

  听到儿子声音那一刹,他忍不住哭了。“那天发生的事,我不敢告诉他们。”费信海告诉记者,自己来援藏期间,也是儿子高考关键期。“儿子没有怪我,反而一直鼓励我。”说起儿子,费信海骄傲又愧疚。

  在那曲的500多天,他就将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工作的动力。闲暇时,他还穿起了藏袍,与藏族同胞们聊工作、谈家人、讲家乡。

  他告诉藏族同胞们,他的家乡在海上,是一座海岛。

  考虑再三,在即将结束一年半援藏任务时,费信海“决定”把藏族同胞“带回家”。

  在所派单位县第一人民医院的支持下,他积极沟通、组织那曲地区妇幼保健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来岱山进修学习,变“输血”为“造血”。 格桑德吉她们是首批前来县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学习的医务人员。“我希望能通过此次交流学习,切实助推藏地医疗队伍建设,改善当地百姓的就医条件。”费信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