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县治危拆违现场指挥部获悉,高亭镇闸口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签约工作将于1月15日正式启动。
闸口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共涉及白峰路东侧地块和吉祥路西侧地块。日前,记者走进该片区,实地感受了下改造前的城中村。
当天上午,记者沿着光明路这条窄窄的小弄堂往北走。两栋老旧住宅楼边,最引人注目的是半空中的“蜘蛛网”——从电线杆上向四处拉引的粗细不一的线缆。“个子稍微高点的话,一伸手就碰到了。”附近居民王女士表示因有些车棚没有电源,拉电线也是无奈之举。她希望,政府能够加快城中村改造,解决网线安装不规范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摩星山山脚的白峰路。几位居民正在一口井边洗衣服,而井边的空地上,废弃板材、破损砖瓦、老旧衣服,还有枯藤野草……环境卫生不容乐观。“改造能让生活环境变好。”社区居民孙老伯说,生活环境好,心情也就好。他期待能早日拆迁。
往南走,此处住宅均是居民自建房,分布杂乱无章。有些房屋前后紧紧相依,有些房屋左右间距甚至半臂不到。“挨得近,也没有消防安全栓。”居民高老伯告诉记者,居住的都是以中老年人为主,家里很少会配备消防器材,“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也遇到几位对拆改工作仍有顾虑的群众。“毕竟生活了几十年。”居民赵阿姨告诉记者,年纪已大,不得不考虑征迁后的住房问题。而有几个沿街房屋的房屋所有人将房屋用途作了改变,出租或自作店铺使用。“拆后,这部分经济来源就断了。”高老伯表示,希望政府能从老百姓的角度多加考虑。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片区改造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将于1月15日正式启动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签约工作。此次签约截止到1月29日,共计15天。“在我看来,政府要旧城改造是为老百姓着想的,这一点大家都是普遍认同的。”采访当天,在闸口片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点,征迁居民孙老伯核对完装潢及附属物评估单后告诉记者,改造是好事,早签,早“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