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地新闻 > 蓬莱潮人

舌尖美“石”锁味百年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8年2月6日 09:14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长约两寸、宽约一寸,质地坚硬,方方正正的外形,鹅黄的表面透露着点点白色。凑近一闻,散发着阵阵米香。而米香的“发源地”正是长涂“老万顺”硬糕厂。

  硬糕制作工艺绝不疏忽

  进入厂区,一个全透明的作业间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生产硬糕,糯米、花生、芝麻等香味布满了整个车间。

  “全封闭的透明作业间不仅让制作环境更加卫生,而且也让每道工序一目了然,消费者更加放心。”老万顺硬糕厂的老板林杰毅说。

  林杰毅是倭井潭硬糕制作工艺第五代传人,1993年高中毕业后学习硬糕制作技艺,传承父业。

  一块硬糕的生产要经过淘洗、炒制、磨粉、配糖、印模、蒸制、烤、烘干、包装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我都会亲自把关,绝不容一丝疏忽。”林杰毅说。

  “现在吃到的味道,还是最初硬糕的味道,但是硬度方面我还是做了调整。”林杰毅说。

  硬糕之所以为硬糕,全在“硬”,如果失去了“硬”,不仅可能会丧失内涵,而且要在工艺上进行调整,可能会在味道上也大打折扣。

  原来硬糕之前的硬度过于坚硬,以至于有些人崩坏了牙齿,甚至还遭到了投诉。 为此,林杰毅经过摸索,在甩干水分等步骤上做了调整,采用两次上蒸、两次烘焙的特殊工艺,赋予了硬糕一定的硬度,也保持了一定的脆度,最重要的是味道也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硬糕是我们林家的历史见证者

  倭井潭硬糕的“祖籍”并不是长涂,而是台州黄岩。

  林杰毅介绍说,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时局动荡,天灾人祸不断,百姓生活艰辛。高祖父林纪法只得带着妻子儿女开始逃荒,这才来到了长涂。

  林纪法拥有一项做糕点的好手艺,于是打算在岛上做点糕点买卖,糊口过日子。没想到糕一做出来,就大受当地百姓的追捧。

  原来长涂居民多以捕鱼为生,渔民早出晚归,中午吃饭就成了大问题,每次出海一般都在船上架只锅,将就着吃饭,浪稍大一点,架在船上的锅很容易翻,十分不便。而林纪法的糕点方便携带又耐饥,正好能解决渔民吃饭问题。“由于当时糕点水分还是比较大的,不易保存,高祖父就想着能不能把糕点的水分烤干,让糕的保存时间更长一点,出海的渔民携带也更加方便一些。硬糕就这样产生了。”林杰毅说。 牙齿触碰到硬糕,上下牙齿一用力,硬糕就“啪”地一下应声而断,咬下来的是片状,碎片不沾牙齿,没多久就溶于口中,味道香甜且回味持久。“这是从高祖父林纪法开始,传了五代的秘方,这小小的硬糕是我们林家的历史见证者。”林杰毅笑着说。

  传承文化是一种责任

  长涂倭井潭硬糕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多的是其源远流长的文化,而林杰毅也一直传承着这份文化。

  林杰毅高中毕业后就从父亲那学习制作硬糕的技艺,于2004年注册建立了岱山县长涂镇老万顺硬糕厂。“虽然现在硬糕制作已基本全机械化,但是在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中仍保留一套纯手工化的生产流程,发展传统工艺,确保产品的质量。”林杰毅笑着说。

  林杰毅表示,在2018年9月之前,他也将对“老万顺”硬糕的产品包装更新换代,并且已经开始着手研发新的产品,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希望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更好的食品。

  多年来老万顺硬糕厂在保持传统制作的基础上发掘老字号潜质,不断改进工艺流程,顺应市场需求推陈出新,使岱山倭井潭硬糕制作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现在“老万顺”硬糕已然成为舟山家喻户晓的糕点品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林杰毅也背负着巨大压力。“传承这份味道,传承这份记忆,传承这份文化,老万顺有这份责任。”林杰毅说。 林杰毅表示,这一传统手艺他将传承下去,让这百年美“石”的味道继续流传。

 
来源:今日岱山 作者:记者 邵子恒 通讯员 邬佩志 初审编辑:陈慈君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城镇落户新政 新居民更有“归属感”
我市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 在岱...
知识产权宣传进企业 主动服务促发展
流动儿童融合活动走进怀慈小学
我县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
张文科调研督导党纪学习教育、群...
我县基层妇联执委工作入选市级优...
中医义诊进社区 健康服务“零距离”
青春献电业 文明争一流
2024年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冠军...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