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岱山石马岙古旧村落,有一座座清代中晚期遗存下来的於氏旧居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是岙内於姓一族的老屋,清康熙中叶於氏先祖从萧山临浦白塔湾迁徙石马岙定居创业,先祖经商务农有道,治家有方,迁岱后即为望族。《岱山镇志》有记。
於氏家族在清代的200多年里,先后造起了七桁立油桶柱的三正间二厍以上房屋26座,主要有宗庙、於氏义学堂、文昌宫、居士林、24间走马楼、举人府、接椽墙门三格步坎、新楼屋秀才楼、季昌、新小房、中屋第二房、第四房等等。这26座房屋不是分布在石马岙的各山岙,而是肩挨肩群建在石马岙的庙沿、长墩、中屋一处24000平方米的土地上。历经沧桑,时至今日,9座因各种原因成遗址,还有17座今仍在,但其中8座只剩一部分,9座较完整,每一座房屋有一段历史,有一个故事。
24间走马楼
此屋建于清道光十年前后,坐东朝西,后大进祖堂三间,前大进墙门三间,左右厢房各九间,计24间正屋,二边还有辅助用房各七间,共计38间,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青瓦粉墙,建筑考究,墙宇采用石条与青砖砌筑,无一乱石。山墙与柱拼用铁抱攀串联,牢固可靠,屋顶盖瓦几乎是直立,房间深高,可装修成住人阁楼,桁条椽子大,所有的房屋由长廊连接,石板明堂。这座豪华又气派的古民宅在岱山的各古建筑中算是鹤立鸡群,独一无二。
当时怎么会造这座走马楼呢?於氏来岱的第五世祖於嘉芝,生有三子,大子於式熹,官居从八品,娶慈溪县太学生舒高贵三女为妻。娶亲时,花轿到家门口,由于轿高门低,新娘子须下轿步入婚堂举行婚礼。新娘出身名门闺秀,此举,使新娘暗然泪下。后公公得知此情,问明原委,知其娘家是居住24间走马楼,公公拍板,新建了一座与媳妇娘家一模一样的於氏24间走马楼。中堂三间早被大火所焚,至今,墙门虽旧尚存,右边九间已是断墙残壁,左边九间与辅助用房仍完整,还在住人。
举人府
建于清道光年间,结构五正间二厍,两边各五轩子,计17间正屋,加墙门两边走廊,全屋可四面环走,石板明堂,布局属官府第规格,堂房与墙门中轴线对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官府四合院建筑。墙门两边立有旗杆一对,旗杆上的蜈蚣旗,书写“大清举人於九皋”,故又称“旗杆墙门”。举人府是於九皋起居生活的住宅。举人於九皋,家谱中记载:式鹤字啸轩号蓉峰,榜名九皋,道光丙午科举人(武举)丁未会试六品衔,赐予武魁匾额一块。又据《岱山镇志》记载:式鹤字九皋,石马岙人,长身鹤立,膂力过人,少习骑射。中道光26年丙午科右榜举人,晚好习静,杜门却扫,不预世事,斗室焚香,诵佛经自娱,名利之途淡如也。举人府至今原貌未动,它既是名人宅居,又是清代古建筑,有双重保护,被岱山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单位,现已立牌说明予以保护。
接椽墙门三格步坎
接椽墙门是身份的象征,在庙宇、衙门和官宦人家才有此建筑,此屋七正间二厍三轩子,是一座豪宅,进墙门有前花园,天井中又有二道小墙门,登三格步坎上屋,此种级别的建筑要有进士功名的人才有资格建造。此屋建于清嘉庆年间,岱山於氏五世祖嘉刚,其大儿子式尹,是国子监的贡生,有不通过乡试而直接参加会试考进士特权,并是国子监的高材生,考进士非常有把握,故建房时按进士级别建造,可大比之年科考时,考官在式尹的卷子上批文“文章虽好,局度欠大。 ”意即魄力不够,落第。后房屋不幸发生火灾。该屋现剩接椽墙门,三格步坎,围墙和二边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