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境内各岛屿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交汇处,三江下泄大量泥沙流入岛屿四周,逐渐淤积成海涂。《岱山县志》记载:“元大德年间(1297~1307),有滨海之地筑堤,促涂泥渐淤,始得为田之举。”明洪武十九年(1386),朝廷以倭寇侵扰为由,实行“清野之策而墟其地”,遣居民于大陆长达三百余年。其间,塘碶\久废,河海相通,田地荒芜。到了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朝廷下旨招垦沿海各岛屿,岱山才得以展复。斯时,岛上绝大多数塘碶\已荡然无存,仅有少数几处留有残塘遗址。
随着外来移民增多,人口繁衍,筑塘御潮、蓄淡水灌溉农田成为岛民之首要任务。翻看可供查找的史书,民间公筑及个人出资、募资,建设海塘、河流等就达数十处。下面记载的是清道光年间至民国年间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
(一)
古时岱山,中隔大浦,南始南浦,北至新道头。南浦为岱山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港口,客、货、渔船往来不绝。南浦因地势低洼,大潮期间,田地屡遭浸漫,房屋冲塌,百姓苦不堪言。道光二十九年(1849),士民方炳泰等募资公修南浦大塘,塘面铺石板,自浦口经司基龙眼至宫门横塘,总长两千丈(约11.1公里)。塘的建成,解除了南浦一带农盐田受风潮之忧。
方炳泰,字午亭,岱山念母岙人,道光年间为生员。他为人正直,胆识过人,敢作敢为,且热心于乡邻公益之事。
县境各岛因地处低丘,无高山峻岭,水源短浅,所以居民及农田用水全靠雨水及河池。咸丰年间,东沙角已有居民千余户。二年(1852),居民在大岭下开掘大河约三亩零转方,因在壬子开掘,故又名壬子池。随着东沙渔港形成,镇内人口速增,仅靠一河已供不应求,特别是每逢渔汛,渔民群集,商贩皆来,人达数万之多,因此常闹水荒。光绪三十年(1904),镇民孙以能个人出资在大河旁边买下民田计一亩零五分,雇人又开凿了一条新河,解除了水荒之患,大大方便了居民用水。
(二)
《岱山县志》第八编(水利/围垦)中曾记叙“民国五年(1916),东沙角商民岑华封捐银元3346元重修(南浦大塘),现塘址尚存。”在岱山并不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岑华封的为人和事迹亦是不该被后人所淡忘的。
岑华封(1860~1928),浙江慈溪人,自小学艺船匠,年轻时来岱山谋生,入赘岱山姚家,后姚氏过世,续娶宫门汤氏。因经营木材行有方,凭借诚信和薄利多销,逐渐发迹成东沙殷实大户。
岑华封称富一方后,热心做公益事业,其中之一便是独资兴修南浦塘。斯时,南浦塘因屡经风潮袭击,石板破碎,倾圮日甚,每逢雨天,道路泥泞,路人难行。修塘于民国五年(1916)4月开工,将塘垒土加高,并加宽塘身,塘面铺设石板2500块,新建凉亭一座,解除了南浦一带农盐田潮侵之虞,而且为行人提供了避雨憩歇之处。是项工程计费银元三千三百四十六元三角五分九厘。事后,当地士绅公禀县知事,由县详达省长转呈大总统。时任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特颁银质奖章一枚,并书“急公好义”匾额以示褒奖。
岑华封还捐助修建戊辰河。民国年间,东沙常住人口已达三千余人。民国六年(1917),停泊东沙的渔船达一万两千多艘,渔民八万两千多人。在此情况下,原有老河饮用水捉襟见肘。民国十七年(1928),岑华封等大户发起修建饮水池戊辰河,共集资4000多个银元。岑华封以“岑庆安堂”名捐银洋1000元。那块石碑至今仍在,正面“戊辰河”三字,背面为捐助者名单,“岑庆安堂助洋千元”字样赫然立于碑首。
(三)
当时的百姓已意识到御潮捍塘的重要性,除集资公筑,个人出资等建塘修塘外,还采用种树等方式保护海塘。泥峙有座万柽塘,自朝北岙起至聚英庙前五虎礁止,计长1800丈,它的名称还有段来由。光绪元年(1874),该处居民王敬所、邬岷水等自发在塘处分段栽种柽柳万余株。万余株柽柳柳枝婆娑,绵延千里,对护塘起到了一定作用,引其他处百姓竞相仿效。
岱东虎斗塘于嘉庆九年(1804)筑成,地长五百余丈,东跨丰乐、大舜两庙,南自丰乐庙界斗源碶\,北至大舜庙界蛤蚆山。塘内田地五百余亩,居民数百户,全赖是塘保障。民国九年(1920)曾加高拓宽,但终因年久失修,每遇大风海潮冲入塘内,淹没田畴致年年歉收。
当时蓬山书院田地都在该处,山长兼主讲汤浚见此甚为忧虑,多次嘱托附近农民兴修虎斗塘,但因连年荒歉,筹款不易,一直没有响应者。到了民国十四年(1925),海潮再此侵袭,汤浚“嘱老农刁三凤转商该处士绅任宗燮、叶为箕等集议重修,通力合作,按亩派工,每亩四工,乃于8月间鸠工运土。”自开工至竣工仅两个月,塘身长五百余丈,高八尺,塘面宽一丈,底宽二丈,塘内蓄水河亦同时加深,为此汤浚还特意呈请县署立案并撰文给示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