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慈善为“幸福岱山”加力

  在不久前举行的舟山市第三届慈善大会上,我县8个爱心人士、单位和慈善项目入选“舟山慈善奖”。(7月24日《今日岱山》)

  无论是为贫寒学子送去希望的“阳光圆梦”项目,还是用了50多把剃刀带给老人温暖的敬老志愿服务者叶增平,或是多年热心捐赠、反哺社会的常石舟山公司,这些获奖者都是最近5年岱山慈善事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友爱与互助的慈善精神。

  应该看到,在高水平建设“四个岱山”的进程中,还有不少群众或因病、或遇意外灾难、或自身能力缺陷,生活面临相当困难。在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同时,充分发挥慈善事业扶贫济困的作用,形成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的有效衔接,加力于“幸福岱山”建设,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慈善是人类之心所能领略到的最真实幸福。”让慈善为“幸福岱山”加力,需要进一步培育全社会慈善意识和习惯。要引导民众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从身边的小善事做起,同时力所能及地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去。要让企业家认识到,企业发展固然是自身努力的结果,但某种角度上看也是社会择优遴选的过程,承担社会责任不是高不可攀的道德要求,而是自身发展应坚持的一条底线。慈善文化深入人心,必将激发更多爱的能量。

  公开透明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让慈善为“幸福岱山”加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人们对公益慈善的的信心。很多时候社会不缺对慈善的热情,但如果某一项慈善活动不规范,就会伤害慈善的公信力。正如有人所说,不是我不愿意捐款,而是担心捐出的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消除这样的疑问,就要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监管,让募捐活动、财产管理、信息公开更加透明规范,用阳光防止慈善在阴暗角落里“发霉变质”。“互联网+”为慈善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慈善为“幸福岱山”加力,需要大力发展互联网慈善。网络捐款以其门槛低、传播快、影响大、互动强的优势,带来的不只是捐款数额的不断攀升,还有全民公益参与方式的多元化,更让公益成为一种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这样一种新生事物,各方要以包容的心态给予它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从法治、行政等多个角度,加强管理和规范,趋利避害,真正为民行善。

  在建设“幸福岱山”的进程中,发展慈善既是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更是城市现代化与文明程度提高的集中体现。让每个人的爱心充分涌流,让宝贵的慈善资源在扶贫济困中充分利用,一个生活福祉丰厚、民众素质高尚、充满人文关怀的幸福城市一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