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闲的脑外科医生

  “括括括——”刚进门就听到一阵阵清脆响亮的虫鸣声。玄关处,几只大小不一的葫芦有序排列在架子上。再往里,一只“懒人渔缸”内,光彩夺目的热带鱼畅游在水草间。

  养蝈蝈、种植花草、雕刻绿松石……事实上,这期的主人公兴趣爱好还远不止此。见到摄影记者手持的单反,光镜头这一话题,两人聊了许久;在他的书房,一套炫酷的自组电脑机箱霓虹闪烁;书桌上还有一本被反复翻看的《神经外科学》……他就是吕晓敢,县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医生。忙碌、紧绷的工作状态下,他说:“爱好让我更加专注。”

  一天从换上白大褂那刻开始

  早上7时许,吕晓敢从家中出发到达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4楼。见到医生来,几位早早等候在医生办公室的家属迎了上来。换上白大褂,他耐心安抚这些家属:“不要着急,我马上过去……”

  住院部4楼外一科收治骨科和神经外科患者为主,可以说承担了该院大量的医疗救治工作。“麻醉后,还疼吗?”“别动,我看看……”“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恢复的问题。”从病情、诊疗方案到术后康复情况,吕晓敢每到一处都尽量用最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科普。查完一圈病房,吕晓敢才稍稍放心些。他告诉记者,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可以说是他们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治疗和手术的过程和风险,才能避免误解。”吕晓敢希望,患者与家属能对医护工作者多一份信任。

  24小时待命,急诊手术与时间赛跑

  随后,吕晓敢需要前往住院部6楼ICU病房。这里的病人皆属于危重病患者,其中还有几名则刚刚动完手术,正处观察期。

  谈及手术,吕晓敢感慨:“干我们这行哪有什么固定休息时间,随时待命。”他说,通常他的手机都会放在身边,一有动静他就能立刻感受到,随时出发、上“战场”。

  今年4月底,吕医生的媳妇即将生产。这时,电话铃响了!“吕医生,送来一名急诊病人,急需手术。”“我马上到!”顾不得正待产的媳妇,吕晓敢三步并做两步往上赶。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只比豆腐硬一点点,不容有一丁点儿失误。手术台上的他,神情专注,双手操作精确、稳定。这台手术从晚上10点多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从手术室出来后,稍作清理,他又拔腿往待产室跑。“凌晨4点,正好赶上。”吕晓敢回忆,包括第二天的通宵手术在内,真的是足足50多个小时连轴转。而松懈下来的那刻,他的血压顿时飙升到154/98mmHg。这样的场景是吕晓敢的工作常态。

  将爱好作为生活的调剂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一个人的兴趣越广泛,他拥有的快乐机会就越多。对于吕晓敢而言,广泛的兴趣爱好正是他减压最好的方式。

  若无急诊手术,吕晓敢一般都可以在中午十一点半到家,然后为家中妻子洗手做羹。“她不会做饭……”看着媳妇前些天下厨时手上烫起的两个包,吕晓敢很是心疼。“我这鱼缸是懒人鱼缸,自动换水,除了修剪水草,基本不用打理;葫芦里藏得是酒,就这么挂着;蝈蝈嘛,就这么养着……”随后,吕晓敢从浴缸里捞出一只“小青蛙”,“这,我雕的。”

  众多爱好中,如今他投入精力最多的莫过于雕刻的,尤其是绿松石。“起先也是媳妇喜欢。”吕晓敢告诉记者,如今市面上所卖绿松石成品价格高昂,且品质无法保障。他决心自己学习雕刻……阳台的一角,是他的小天地:各色的雕刻刀,阳仔竹编小笼子内的蝈蝈为伴,灯光下他如同在手术台上一样专注。“既是放松,也是一种锻炼吧。”吕晓敢想了想,“我这人从来不会让自己闲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