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学习 >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未来学校 做“有根而有温度”的未来教育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8年12月28日 14:28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2017年10月18日起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次大会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号角,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也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坐标,到2050年,我们目前这一代小学生,那时正值45岁以下的年龄,正是未来世界强国的建设主力军和公民,这一代的国民整体素养和人才的储备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我们不仅要问:我们手中的小生命那时是否足够撑起祖国的蓝天,我们教育者,是否能为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迎合这个时代的要求。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首先谈到的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是党中央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中国教育砥砺前行的新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与习近平总书记之前提到的“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脉相承的,“教育公平不是整齐划一,只有尊重个体差异,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才是有质量的公平。”“真正高质量的教育其实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要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向人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转变。”

  什么是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浙江省教育工委书记何杏仁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去我们也强调教育的公平,但更多的是指教育机会的公平。”何杏仁认为,站在新时代,我们在确保弱势群体有公平接受教育机会的同时,应该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那就是要全面实施“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促进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质量。具体来讲,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教育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从小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按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办学治校,让教师乐教,让学生乐学。补齐各类教育的“短板”,抬高各地教育的“底部”。要扩大对外开放,尤其是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中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今后教育发展的任务就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一、从全县的教育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对于我们岱山来说,正迎来欣欣向荣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机遇。教育如何匹配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满足岱山老百姓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教育如何迎合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教育如何为国家培养适合大国地位的国民。在我们看来,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仅仅是县内城乡之间的差异,而是要放眼整个舟山、整个浙江。一是教育经费还需要大量的投入:目前全县进行过校安工程,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房子漏水、墙体开始陈旧,靠修修补补解决终究上不了台面。更重要的现有的方方正正的标准厂房式的教学楼根本达不到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放眼看舟山,我们已经落后的一大截,五年十年后会更加会输在起跑线上。教育优先发展,最能优先发展的就是基础建设,校舍重建,让学校能成为岱山的地标建筑,最美的应该是校舍。我们需要高瞻远瞩,提前谋划建设用地、在城中村改造之际抢一块蛋糕,提前做好校舍的整体改造和学校新时代的布局调整。

  二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要创造竞争氛围。

  既不能一家独大,也不是削峰填谷,必须通过机制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几所城区学校齐驾并驱,因为教育需要公平,更需要有质量的公平;学校需要竞争,没有对手只会坐井观天,竞争,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富裕、合作共赢;必须让幼儿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阶段的教育一个也不掉队,通过师资盘活生源,形成良性的校际竞争,尤其是高中段的教育,是解决出口的大事,是稳定岱山生源外流的最主要的矛盾。我个人意见是要保障岱山人民就读普高的愿望和权利,在量上只争不减;但在质上,要提高与县外的竞争力。农村小规模学校质量同步提高,百花争艳,百花齐放。要从大局出发,全局入手,让教育真正实现公平。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人口小县人人都享受到优质教育,一个也不落下,一个也不丢队。只有在公平上精准用力,在质量上求实效,才能实现教育公平,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二.从学校的视角看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一段话,应该给于我们启示: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学校需承担起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全面落实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需要一场改革,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在新时代条件下,应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面向未来推动学校形态变革和全方位改革创新,打造未来课堂·未来学习·未来教育品牌学校,将成为我县学校的发展方向。

  今后五年,我县将通过“未来课堂.未来学习.未来教育”的研究,逐步改变学校形态,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未来课堂、未来学习、未来教育”品牌学校建设的理念、模式,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升。

  今后五年,我县将通过信息技术装备与手段的引入,逐步建成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未来学校基础设施模式,为区域提供可选择性的样板。

  今后五年,我县将更好地摸索“因材施教、个性学习、个性发展”开放共融的未来学习生态和探索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

  今后五年,我县将更加深入探索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逐步探索创新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拓扑结构,逐步探索“学为中心、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师-课程模式”的未来课堂样本。

  今后五年,我县将探索未来教育环境下的教师研修培养、教育教学机制,提炼出未来课堂、校本研修的新范式。

  今后五年,我县将探索国家课程、拓展性课程的再开发、再整合,形成七彩童心未来教育特色课程群。

  今后五年,我县将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大数据下学生个性化评价制度和体系;

  五年后,我县通过对新时代未来课堂·未来学习·未来教育品牌学校的研究,提炼的理论探索、资源、方案、技术、产品、服务,探索应用软件、工具等成果进行分享与推广。

  新时代“未来课堂、未来学习、未来教育”品牌学校指向未来学校的创建和培育计划,力争过程中更加关注。

  一是学校发展目标、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布朗曾说过: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学校将以活动为载体、以课程与课堂为主阵地、以国家社会为大背景,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孩子核心素养为指向,面向未来生存和生活,根植于孩子未来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既有理想抱负更要有规则与秩序与文明公民意识,有健全人格和责任担当、有国际视野、顶天立地又脚踏实地,肯合作交流、想探究思考的人。

  二是学校立德树人任务更加落实: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要把爱国主义作为主旋律,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搭建起具有开放性、时代性、互动性的平台,并且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和谐、感染、凝聚的力量。

  三是课程结构变化、师生学习的方式更加多元:

  课程功能将逐步转变,课程结构增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关键能力,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

  四是学校的办学形态更加开放:

  学校的环境应该更加适应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应该应用于学校的教学,逐步实现各类教育资源共享,场所、实践更加自主、开放。教学无边界、更注重打破年龄、围墙、班级的限制,走班选班、终身学习的理念将贯穿如一。

  五是教师队伍更加适应未来教育、未来教室、未来学习的需求:

  教育工作的终端是教师,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是教育创造力的源泉,要最大限度的赋予老师自主创造的能力。目前我们建立了10个校骨干教师工作室、2个青年教师发展联盟、“未来课堂”项目工作室、“创客工作室”、“教研组长读书会”等,就是要支持教师发展创新、探索和参与前沿研究的学术自由,让教师更加成为未来教育变革的代言人。

  六是教育技术装备和应用更加前沿:

  信息技术较全面的被应用到教学的关键环节。学校将研究开设设置人工智能课程、创客、STME等,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在技术创新及技术整合教学方面成为积极主动的变革代言人。

  七是课程评价、教育评价更加合理:

  学生在大数据下实现个性综合评价、同时建立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学校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等。

  新时代聚焦新目标,新征程开启新未来。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孩子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我们将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未来学校做“有根而有温度”的未来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来源:县委宣传部 作者: 初审编辑:刘王明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与汛期赛跑 我县提早完成病险水库...
卢建波检查督导生态环保工作
县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节前市场检查
长涂推出“礼堂看四季”系列活动
县总工会以暖心举措助力“三支队...
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走进衢山镇...
税收大数据“画像” 助力海岛经济...
医防协同促健康 我县开展中老年人...
岱北水厂加紧建设 工程总进度过半
浙江省十一县市(区)中国画作品...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