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频道(2019) > 中共岱山县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经济发展·亮点回眸

我县“三维度”推进马路市场整治
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区“零马路市场”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9年1月14日 09:19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岱山持续聚焦城乡发展和城市管理,在港口花园城建设上持续发力突破。瞄准马路市场这一“城市结症”,“三维度”推进高亭城区马路市场整治,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城区“零马路市场”的整治目标,解决了长久以来的城市难题,提升城市形象,真正实现“还路于民”。

  分类疏导,因路施策,彰显城市管理“温度”

  马路市场到底该怎么治,是一驱而之、强制搬离,还是倾听诉求、温情执法?县城市管理局选择了后者。

  县城市管理局针对不同马路市场的存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排摸并逐一登记造册。按照经营人员的具体情况,实际需求,逐户制定疏导之策。以东海路马路市场整治为例,该马路市场共有46户自产自销户,20户意愿进入竹屿菜场,3户进入和谐路自产自销点进行经营,剩余23处摊点疏散到岱东、岱西、东沙乡镇进行经营。

  人民路马路市场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整治难度可见一斑。县城市管理局将前期的劝说沟通工作作为整个马路市场整治的主战场。针对该马路市场以照顾下岗工人而形成的历史原因,执法队员提前半年开展针对性沟通劝说工作。经过半年以上持续沟通,大部分摊主理解政策、配合整治,大大降低了最后整治的难度。

  除此之外,县城市管理局还充分考虑整治群体的合理诉求,弹性安排整治时间,一路一策制定人性化整治方案。以人民路马路市场整治为例,考虑到流动摊贩手上尚有余货的实际特点,人性化地设定了一个月的缓冲时间,并为部分下岗工人再就业牵线搭桥提供便利。截至目前,存在近三十年的人民路夜市已经整治完成。

  执法保障,加大监管,加强城市执法“力度”

  执法力度若不强,整治效果将难以维持。县城市管理局针对固定商铺、流动小贩的占道经营,高压推进马路市场整治力度,实行高频度巡查,重点时段驻点值守,确保整治过程不留死角、不留尾巴。在东海路马路市场集中整治全面取缔中,高压推进,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打消了一部分摊贩的侥幸心理,迅速取得了整治成果。

  而针对中午、夜间的城市管理执法力量薄弱的现状,则组织一线执法力量实行弹性上班,开展错峰执法,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利用夜间值班小组,进行夜间巡逻监管,确保监管时段全覆盖。巩固整治成效、避免重点时段流动摊贩占道摆卖、马路市场回潮乱象。开展错峰执法以来,共依法查扣物品30余起,清理乱摆卖500余起,有力巩固了整治成效。

  此外,县城市管理局还针对马路市场形成特点与规律,加强重点区域、重点类别的流动摊贩监管和防控力度。及时组织执法力量对流动摊贩高发的路段进行拉网式集中清理,将短期的、季节性的水果型“马路市场”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止城区形成新的“马路市场”。今年来,共依法查扣草莓、杨梅等应季类水果30余起,清理乱摆卖400余起。

  齐抓共管,疏堵结合,确保城市管理“准度”

  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市场部门、公安部门、乡镇、社区共同参与马路市场整治,在县内媒体上开设城市不文明行为曝光栏目,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形成多部门联动、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县市场局投入资金约200万元新建4700平方米临时蔬菜交易市场,计划清腾全县各大小农贸市场摊位187只,疏导自产自销经营户,就地、就近消化自产自销农产品,从源头上破解“马路市场”的整治压力。截至目前,已清腾自产自销摊位70只,临时蔬菜交易市场已于4月底开始正式营业。

  今年增设竹屿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岗亭,提升城市管理效率,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粗放向精细”的有效转变。将前置执法阵地打造成为集城市环境宣传、城市秩序管理、执法队员休整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管驿站”。不断增强对城区马路市场等城市问题的快速反应处置能力,有效提升城市环境长效管理水平。

 
来源:今日岱山 作者:记者 王佳 通讯员 周业尧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岱山党建】沈志波:精准施策 为...
1450人参加资格考试 我县社工报考...
县中医院:养生市集 拉近中医与大...
提升线上营销技能 岱山文旅举办抖...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县一案例入...
【实干奋进年】唯实唯干 奋斗奋进...
伏休期:守护市民餐桌海味 冻海产...
我县开展“5·8红十字日”筹资捐助...
县文化馆:打造“工坊艺角” 提升...
衢山镇拉开2025年文艺展演活动序幕
 
中共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1420056
关于我们 | 电话:0580-44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