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徐福与蓬莱 > 历史溯源

徐福养生文化在岱山的历史回响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9年1月15日 08:52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徐福,秦方士,精通医术。据传,他奉秦始皇之命浮渡东海,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形成的养生文化,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具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因此,抓好徐福品牌,做好做大养生文化产业,对我县经济社会和旅游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徐福养生文化在仙岛岱山起由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在封禅泰山之后,为求长生不老,“遣徐福发童男童女数千,浮渡东海,寻仙岛,找仙药,先后在渤海、黄海一带寻找,未果”。第三次徐福乘楼船南下,船至蓬莱山,“于云雾缥缈中,于一片汪洋中,见岛巍峨挺拔,如海上仙境”(民国《岱山镇志》)。他心里暗喜,断定眼前这岛就是要找的“仙山”,便命船队在岛东侧侯风站潮,祭祀上苍和海神。

  船队人员登岛上岸,在附近沙滩安营扎寨,埋灶烧饭。徐福带部分队员开始在岛上四处寻找仙长生不老药。但找了很长时间都没发现,错过了向秦始皇交帐的期限,只好在仙岛岱山续驻。

  一天,徐福站在山上,远远望见对面小岛山脚处轻雾撩绕,灵气升腾,心生好奇,决定前往探个究竟。择定吉曰,他带上几名队员乘船探访了此岛。从高鳌山上船,步行三里路,见一大水潭,潭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照耀下正泛着鳞鳞波光,升腾起缕缕轻烟;潭周边长满草本植物,茂盛鲜嫩。他蹲下身,摘了几片鲜嫩叶子,闻了闻,清香扑鼻,药味浓浓,心中暗喜:“仙草潭,仙草也!”他欣喜若狂,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油然而生,便朝天拜了三拜,立即命人拔下数十株带回营地(徐福所称的仙草潭,位于今岱山小长涂岛西侧,“仙草潭”之名延称至今)。

  回到驻地后,有队员反映说,当年随船带来的花生因霉变倾倒在后沙洋沙土下,如今都生根成长,长出了一大片蔓生的草本植物,根茎上长满了白白胖胖的花生果实。徐福立马命3000童男童女都来拔花生,一会儿拔了小山似的一大堆。为防霉变发芽,徐福命人将花生先用海水浸泡,再用盐水煮熟滤干,充作食用,不仅食之味美咸香浓郁,且易保管,便又命人把烧熟晒干的花生装上大船储藏。

  徐福在仙岛岱山不仅找到了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药——仙草,还意外发现了沙洋花生。他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生长于沿海岛屿仙草潭的仙草,具有很高的营养与医学价值,全草干样,含有约70%碳酸化合物、少量蛋白质、脂肪、色素及较多的矿物元素,药用广泛,具有清暑、消热利水之功效,主治中暑、热毒、消渴、高血压、肾脏病、糖尿病、关节肌肉痉痛、酒风、淋病等,而且仙草中所含成份黄酮类物质有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低血压的作用,有益增强和提高机体免疫机能;而沙洋花生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丰富,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健脑益智、延缓衰老、润肺止咳、降低胆固醇和防癌之功效,花生中含有的几茶素、頼氨酸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抗老化作用。其衍生的“蓬莱仙子”,是当地民间的传统饮料,老少皆饮,许多年来经久不衰;而沙洋花生,尤其是风味独特的“沙洋晒生”有益人体延缓衰老,被称为岱山名品,在当地谓之“长生果”。这两种天然绿色植物营养价值都很高。

  徐福文化中的养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运动养生、中医养生、休闲养生等,涉及到丰富文化养生内涵,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实践,并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千百年来,在传承和发展徐福养生文化中,岱山先后开发生产出沙洋晒生、东沙香干、倭井潭糕、岱山三宝、岱山三珍、蓬莱仙子茶等养生食品,也先后开发建设了鹿栏晴沙、双合石壁、摩星揽胜、秀山泥玩等旅游休闲养生景区,在一定程度上为徐福养生文化的传承作了积极的努力,也有效补充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进一步做好徐福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徐福养生文化具有广泛的开发发展和推广的重要意义。以下就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徐福养生文化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加强宣传推介力度,唱响徐福养生之歌。

  岱山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交汇入海口,又是徐福东渡寻仙山,找仙人,求仙药之地。自古以来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拥山川之饶,享渔盐之利,被誉为东海“蓬莱仙岛”。也正是这独具的自然条件造就出了慱大精深的徐福养生文化。鉴此,我们应深入研究,努力挖掘。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县徐福研究会这一群体组织的良好基础和有效作用,通过经常地举办徐福文化节和徐福文化研究会,邀请国内、国际著名研究人士参加,做好文化搭桥,经济唱戏之文章;要动员和鼓励教育部门在中小学学生中开展徐福养生乡土文化教育,组织参观徐福广场、徐福博物馆;要重视并充分利用宣传、新闻、广播电视、网络等部门,并通过平台载体等有效手段,广泛开展徐福养生文化的宣传,唱好、唱响这首歌,让仙岛岱山的徐福养生文化真正走出岱山,走出舟山,走向浙江,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第二、加大开发发展力度,打响徐福养生文化品牌。

  地方政府要组织人员力量,就徐福养生文化传承和发展,设计出合适的战略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做好岱山、秀山、衢山、长涂四地徐福养生休闲生态岛、徐福休闲生态园和生态村的建设;要整合提升现有“沙洋晒生”、东沙香干、长涂糕点等个体生产加工点。同时,在产品开发上要结合省内旅游热潮,在进一步做好现有“岱山三宝”(沙洋晒生、东沙香干、倭井潭糕)、“岱山三珍”(沙洋萝卜、沙洋花生、沙地西瓜)、“蓬莱仙子”等饮食养生品生产加工基础上,想方设法扩大徐福饮食养生品的研究和开发,可考虑徐福养生饮品、徐福养生食品、徐福养生茶、徐福养生酒、徐福滋补品、徐福保健食品、徐福绿色食品等养生食品的研发,遂步扩大徐福养生保健食品系列,并统一冠名“徐福”,全面打出徐福品牌,使徐福养生保健食品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链,从而广泛而全面地展现仙岛岱山特有的徐福文化、农耕文化、福寿文化与红色文化,这不仅可极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能极大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同时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优质的健身养生服务及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

  第三,坚持“三个结合”,做好徐福养生文化大文章。

  从岱山实际出发,做好徐福养生文化传承发展应做到“三个结合”,即

  与民俗风情文化相结合。岱山民俗风情文化富有特色,且源远流长。如岱衢族的鱼文化、岱协会的茶文化、东沙古镇的的食文化等,还有名目繁多内容丰富的各种节庆活动等都与养生文化紧密切相关。所以,在开发发展徐福饮食养生产业的同时,可融入更丰富的民俗风情文化,将一些极富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如古代传说、历史故事等,融入饮食养生产品的开发和宣传之中,使其不仅具有保健功能,也富有文化内涵。

  与旅游休闲文化相结合。岱山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游新颖别具,如沙滩浴、采摘游、玩泥趣、捕鱼虾、走古镇、探石壁、看大桥等等,项目众多,风情万种,游趣无限。仙岛岱山的旅游休闲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受到境内外人们的重视和首选地。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在开发徐福养生文化中融入旅游休闲文化,选定以“徐福健康养生、旅游休闲度假”为主题开发,建议采取“徐福健康养生+”的发展模式,如“徐福健康养生+特色水果园区休闲采摘游”、“徐福健康养生+东沙古镇千人宴”、“徐福健康养生+秀山我为泥王狂玩”、“徐福健康养生+天然浴场沙洋晒生品尝游”、“徐福健康养生+上船跳风情欣赏游”等等。相信随着各种养生项目的不断开发,各种养生保健食品的丰富创新,岱山徐福饮食养生保健产品一定能营销扩面,产量产值会成倍增加,从而徐福的饮食养生文化也将赢得更大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这些年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岱山多地已形成了主题鲜明、功能独特、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特色岛、特色村、特色社区、特色园区。今后在这项工作上,建议进一步突出并加强以传承和反映徐福文化为重点的特色工程建设,并把这项工作提上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更加扎实而丰富地做好徐福文化这篇文章。以岱山岱东镇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岱东经挖掘、包装和打造业已形成了富有徐福文化内涵的社区村落和特色景点。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借美丽乡村建设这一东风,进一步确定“综合考量、统盘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形成”的工作思路和方针,切实把徐福文化这篇文章做好、做大、做强。建议将上船跳等周边村整合设立徐福社区;将鹿栏晴沙景区及牧庄园综合改名称徐福休闲养生乐园,增设电子影视院,借助公映的徐福东渡影视作品,运用三维4D技术制作,滚动放映,真实展现当年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的宏大场面和在仙岛岱山的生活场景;将鹿栏山改名为徐福山,并在山上建造徐福广场、徐福观景台、徐福展馆,塑立徐福铜像;实施对上船跳周边村庄一带全面改造,选定徐福文化屋,全面装饰形成徐福文化墙,设置徐福一条街、徐福文化走廊,开设徐福饮食养生茶吧、酒吧、文化吧、食品专卖店,开办徐福足浴馆、徐福棋艺馆、徐福运动馆等等,让游客处处领略徐福文化的博大精深,时时感受到徐福文化的浓浓氛围而流连忘返。通过几年努力建设,把岱东逐渐打造成为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徐福文化名镇和旅游休闲强镇。

  徐福养生文化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宏大的基础建设工程,同时又是一项富有意义的民心工程;既是民心所求,也是历史和现实所需。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依靠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政府层面讲,要组织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和管理组织,统盘规划和指导徐福养生文化的总体布局、基础建设和产品开发,甚至产品营销;要积极动员并要求县属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在思想上要摆上位置,在工作上作精心布置,在年度考核中要有政策条文设置。同时,还必须积极要求,并施以措施,鼓励相关社区(村)进一步提升热情,主动配合,大力投入,大胆创新,自觉积极地参与这项伟大工程的建设。这样上下一致,共同努力,相信传承和发展徐福文化这篇文章一定能做好,传承和发展徐福文化的这首歌曲也一定会唱好,唱响。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来源: 作者:解永绥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岱山螺钿镶嵌作品在故宫展出
推进生态农庄建设 农文旅融合发展...
早稻播种基本完成 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岱东鹿栏仙踪至大田湾段美丽公路...
建设彩色健康森林 提升岱山生态景观
2025海岛公园岱山岛徒步大会活动...
县总工会:安全宣传服务 促企业安...
县文明办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
“充电赋能” 青年夜校课程焕新
智慧监管 保障我县水上客运安全
 
中共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4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1420056
关于我们 | 电话:0580-44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