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文化 > 岛屿文化

年节的灶火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9年1月22日 09:24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又到年节。每到这个时节,使人很自然地想起鲁迅先生《祝福》一文中所描述的场景:“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地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这种仪式在民间一直延续至今,不过名称已不是文绉绉的“祝福”了,而是改为“送年”“谢年”或“请太平菩萨”之类。

  每当此时,也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家里的大人端着东西,进进出出,忙里忙外,都在为过年作准备。小孩子偶尔也会派点用场,如打打酱油、跑跑腿什么的。这时候,大人们已忙得顾不过来,小孩子放任自流,自己玩自己的。我外婆家就在我家隔壁,那儿人多,热闹,孩子们在人群里窜来窜去。而外婆家那台热气腾腾的大灶整日不息,不断加浓着过年的气氛。这台两眼的大灶很是气派,上面放两只大锅,一个用来煮饭,蒸馒头;一个用来炖肉、炒菜。两锅之间埋着一只汤壶,滚烫的热水被舀出来灌入热水瓶,或者倒入木盆用来洗刷猪肉,褪鸡拔毛。

  大灶上砌着壁龛,下面一层是横的烟道,上面有几格的灶厨可以放些油、盐、醋之类调味的瓶罐。而最上面的单独一格,供奉着灶司菩萨。靠墙的一面,有一条柱式的大烟囱直通向屋顶。壁龛的后面,叫做“灶前地缸”,就是大灶烧火的地方,这也是孩子们最喜欢待的地方。大灶的灶堂很深,里面的灶火熊熊燃烧,冲出来的浓烟和火焰,直窜入烟道,然后通过烟囱送到屋外。因为火势旺盛,滚滚的热烟不断涌出,经过烟囱时会发出轰轰的声音,大灶仿佛是一架开动的机器。浓烈的灶火映红了孩子们兴奋的脸蛋,不一会儿,他们的脸膛就红扑扑发热。在冬天,这里是最暖和的地方,孩子们在一阵燥热之后甚至把棉袄都甩了。他们双手拿着一根很长又很沉的叫“火添棒头”(秀山人叫“火撺”)的铁棒搁在石条做的灶门沿上伸进伸出,不断地将外面的柴火送入灶堂,新柴很快被烧着,然后火势蔓延,越烧越旺。

  过年的柴火,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屋檐下,整齐地堆着一捆捆硬柴。因我家在镇上,除了煤在煤场或煤球厂有得买,其他的硬柴、软柴都要向挑出来的农村人买。软柴便宜,主要是晒干的茅草,一户人家也用不了多少,一两捆足够,主要是灶上和煤球炉引火用的;而硬柴就多多益善,一般要在街沿上堆上三四叠高。这些硬柴,大都是碗口粗的树杈和废木料为主,都已经农村人加工成一尺来长的木段,较粗的木头也都劈开捆好,正好在大灶上使用。而如果要作为煤球炉的生火木料,还须自己再劈得小一点。生煤球炉的柴火不多,也就不怎么麻烦。我们家离高亭港不过几十米,秋场时,港湾里少不了有修船的活,那时都是木船,砍下的木片木屑船上人是不要的,潮水一涨也就浮走,于是孩子们天天下到滩涂上去捡些废木柴回来。船上的木料大都是硬木,作为柴火很经烧。

  在灶前地缸,孩子们喜欢干的活还有拉风箱。里面一口灶因紧靠烟囱,空气上下贯通,火容易燃烧;外面的一口灶则要靠风箱帮忙。灶大,风箱也大,孩子们要用双手才能拉得动。拉风箱虽然吃力,但风箱能助火势,风箱的小叶片还能一开一合,孩子们觉得好玩,所以拉得非常起劲。后来,农民挑来的柴火贵了,外婆家的外面这口灶改用煤作燃料。煤的可燃性比不上木柴,风箱得不停地拉,后来舅舅买来碗口大的鼓风机,一通电,比风箱风力大,就方便多了。

  孩子们喜欢待在灶前地缸,除了取暖,好玩,还有一个就是能弄点吃的。拿来几根番薯、几条年糕,往灶里的火堆一放,不一会儿工夫,就能将它们烤熟了。虽然拿出来黑不溜秋的,但剥了皮,外焦内嫩,喷喷香,味道好极了。外婆家大灶旁不远处,还有一个火缸,就像西方人的壁炉。但人家燃些木柴主要是用来取暖的,而我们另有他用。火缸大概一来米高,四周用石板围成,也有靠壁的烟囱通往外面。火缸里积满了大灶烧剩的炭灰,差不多有火缸的大半高。每天晚上大灶烧剩的炭火,大都没有燃尽,外婆就用铲子把它弄到火缸上。一来可以防火,因为灶前地缸堆满了柴草;二来火缸里铺一层炭火,上面埋一只茶壶或一只瓦罐,可以烧水、煮粥,很是实用。

  大灶炉堂里的火红红的燃着,还没干透的树枝在火中噼噼啪啪响着,孩子们一会儿起立,一会儿坐下,不断地在灶堂里添加柴火,把火弄得旺旺的。等到灶堂里塞满了干柴,他们就闲下来在灶前地缸的柴堆里打滚,玩耍。大人们在两口灶前忙前忙后,整刀的猪肉肋条和一只整鸡都放在大锅里煮,煮熟捞出后,再炸熏鱼、煎蛋卷、炒杂烩,整日里忙个不闲。外婆家谢年的八仙桌已经干干净净地摆好,女人们净手后,会在桌上整齐地摆上茶酒、五色糕、蔬菜、七牲和水果,最后一排放着香炉和烛台,有的人家还会放些金箔折的元宝之类,香炉下压着太平尊神的牌位。等到涨潮的时辰,家里人就会点燃香烛,并一起站在一旁虔诚地祈福,孩子们则躲在灶前地缸里吃着炸过的番薯片、炒熟的倭豆,嘴巴半刻也不曾闲着。

 
来源:今日岱山 作者:厉敏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岱山中学一学子入选“英才计划”
诚信经营 为文明添彩
“岱马”开赛在即 酒店住宿预订火热
医疗救护应急演练 为“岱马”保驾...
我县全力推进新一轮水利民生除险...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岱山县经信局在绍兴银行岱山支行...
保护海盐晒制技艺 岱山海盐晒制工...
“助残月月播”活动助残疾人创业致富
强化消防培训 严守校园安全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