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频道(2017) > 五大会战 > 大会战大家谈

东沙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融合古渔镇记忆 既美了颜值 又留住了村民对“家”的记忆
在“美丽建设”中守住那抹乡愁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9年2月21日 15:33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青砖白墙、鱼篓灯,古渔镇、民国风……走进岱山东沙,眼见的是干净宽阔的干道,独具海洋文化的浙派民居,古色古香的街头巷尾。

  在东沙桥头,鳞次栉比的店铺,门窗、雨棚、店招整齐划一。清晨,三三两两的小镇居民或吃着早餐,或赶集,或晨练,生活悠哉惬意。

  辛勤耕耘结硕果。不久前,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公布了2018年度省级样板创建名单,东沙镇榜上有名。

  破茧展芳华 东沙演绎美丽“蝶变”

  “哎呀,这是我们家吗?家乡真是太美了!”春节期间,返乡回家过年的在外东沙人纷纷感叹,这一年没见的家乡又“不认识”了。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这一年,东沙凸显集贸中心与古镇的衔接和过渡,“百年古渔镇”旅游区与“时尚新东沙”集贸区的有机结合,“全域旅游”版图分外清晰。

  行走于此,宛如一场美丽的古今穿越。

  借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之机,东沙找准渔农村生活环境短板,剑指脏乱差顽疾,全力以赴推进环境治理。小镇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一次“蝶变”。

  东沙辖区内拥有多个特色景点,商贸经济活跃,地理位置优越,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之前,这里就是人们安居乐业之所。整治期间,该镇清理主干道两侧、背街小巷历史遗留杂物点、堆放点、垃圾点2200余处,清理卫生死角613处、清运垃圾1089余吨,整治乱堆乱放1112处,清理露天庭院1200座;整治10余处畜禽放养点;完成整治区内1100余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全覆盖,全年完成河塘清淤1.9万方,纵深推进“厕所革命”,投资500余万元改造提升集镇公厕及周边环境绿化。

  整治“低小散”、完善配套设施……期间,东沙全面修补道路路面,修复面积达19200平方米,新增34个道路指示牌,提升改造辖区4个公交候车亭,全面完成7636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针对沿街立面破旧凌乱等问题,东沙投入1000余万元,按照建筑风貌协调、建筑立面清新、建筑屋顶有序、立面构件和谐的原则,共改造立面24012平方米,景观绿化改造13455平方米。使沿街立面干净清爽,风格色彩统一协调,城镇容颜焕然一新。“人家到景区旅游要付钱,阿拉天天生活在景区,别提有多幸福了。”东沙居民韩毅杰感到满足。

  “渔文化”做魂 讲好古渔镇过去的那些故事

  一头是城市,一头是渔村,立足“小城镇是一根纽带”的定位,东沙确立了目标:保护提升古渔镇历史风貌,传承融入海洋渔盐文化内涵。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东沙注重地方特色元素及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依托东沙保存完好的古镇风貌,注入艺术创作等时尚业态,整治面积约63公顷,涉及常驻人口1200余户,全力提升空间环境品质。

  其实,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落脚点,还是宜居。

  “加快产城融合,采用‘保留+移植+发掘’的做法,打造真正‘留得住乡愁’的风情小镇。”东沙在重点保留上,重塑拥有历史记忆的东沙桥头老街,桥头传统集贸的民俗风情传达得更加错落有序。

  延续保留城镇格局和街巷肌理,结合海洋文化与浙派民居,东沙整体建筑风格凸显“青砖白墙忆昔归,挑檐俯瞰浪梦回”的渔村韵味。

  “留住‘乡愁’不是守旧,我们更要用开放的思维来打造小镇独一无二的情怀。”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局部移植上,该镇依托“中国唯一海岛古渔镇”的人文和民俗风情,将诸多有关海洋、渔盐的元素、故事“移植”到此,做好历史人文的整体设计、包装和推介。

  此外,在个性发掘上,东沙全面融合古渔镇文化元素,精心设计四处节点景观“小品”提升“城镇家具”,登山路节点以“美丽东沙”主题标志树立入口形象;金三角区块以人民西路-兴东大道路口雕琢地标,以海湾、沙滩缩影作为交通岛景观;何桥线节点紧扣商贸集镇融合民国近现代风格元素,构建凸显商贸特色的标志景观;东沙中学入口集合民国建筑元素结合绿化铺设构建提供休憩驻足的停留空间。

  创新管理之策 幸福家园全民参与人人共享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一场持久战,对这个古镇而言,“省级样板”是起点,而不是终点。如何将“样板”成果守住,东沙更是亮了“绝招”。

  一场冬雨刚过,东沙桥头的文化礼堂显得格外清新,红漾漾的灯笼和谜条,映着村民们喜气的脸庞,更显幸福。几个自发过来帮忙的志愿者,为这个元宵活动服务着。“都是东沙人,都要为东沙的美好发展贡献力量。”这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战役的打响,当地居民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文明行动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

  人口集中的桥头,此前也是整个东沙“脏乱差”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块,更别提开展大型活动。得益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如今,重大活动终于“落户”到了桥头。“这是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人大代表、社区村网格员、志愿者、普通群众……

  大家都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他们自发组织,参与巡逻、清扫垃圾、维持秩序……为共建“美丽东沙”,贡献力量。

  创新道路管护模式,推行第三方市场卫生管理运行机制,破解美丽乡村难点。推广生活垃圾“户集、镇运及处理”运行长效管理模式……

  在全民共建的良好局面下,东沙创新落实长效机制,实现“一线一主题、一村一产业,全镇一幅画”。全面推行“片区总管、小巷管家”长效管理制度,实现“背街小巷,共治共管”: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街巷长”,分管领导担任“副总街巷长”,每个网格由1个镇班子成员及若干名镇村干部及网格员组成“小巷管家”,逐步建立“日巡、周查、月评、季点名”机制。

  全民作战,不间断的系列活动,使得一个个有效机制常态化运作,成为每个人的内心自觉。

 
来源:今日岱山 作者:记者 何玲玲 通讯员 金超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城镇落户新政 新居民更有“归属感”
我市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 在岱...
知识产权宣传进企业 主动服务促发展
流动儿童融合活动走进怀慈小学
我县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
张文科调研督导党纪学习教育、群...
我县基层妇联执委工作入选市级优...
中医义诊进社区 健康服务“零距离”
青春献电业 文明争一流
2024年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冠军...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