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打造智慧餐饮监管新模式

  “滴滴……”3月25日上午10时许,绿岛麦斯汀餐厅负责人黄信富接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一通电话。“我们通过‘智慧餐饮信息平台’发现,餐厅厨房间里有三位工作人员未按照规定佩戴帽子,请立即纠正。”随即,黄信富立马对上述工作人员反映的事情进行了自查和整改;10时05分,该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再通过智慧餐饮监管平台看到整改后的画面。 这所发生的一幕是我县“智慧餐饮监管”带来的“餐饮革命”。

  817户入驻平台56家接入“阳光厨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如何把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好,成为基层监管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我县共有大中型餐饮152家,小型餐饮单位716家,学校、幼儿园及其他食堂197家,餐饮从业人员达五千多人,而且呈现出每年增长的趋势。这一方面暴露出基层执法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倒逼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必须有效提高。

  为了破解难题,去年9月起,我县探索智慧化监管新模式,全面推广应用阳光餐饮智慧共治系统,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智慧餐饮信息平台”上已有817户主体信息建档,收到上传经营证照107份。其中,接入“阳光厨房”的餐饮单位56家,完成具有“视频监控”“手机终端实时监控平台”“网上实时监控”等多方位立体化监管方式,形成多方合力“盯紧”食品安全。

  3个客户端成了“食安岱山”的眼睛

  快到中午了,家住碧水豪园小区的沈璐璐牵挂着幼儿园里5岁小女儿的吃饭问题,于是打开“众食安”APP,点击阳光厨房,嘉和园幼儿园的后厨便展现在眼前:干干净净的后厨里,身着洁白工装的厨师正在把一份份荤素搭配的菜往饭盒里盛……她边操作边说:“以前,后厨是什么情况我们都看不到,如今有了这个‘实时视频’,我们就可以看到后厨卫生状况好不好,有没有无关人员进入厨房间等,这样吃得更放心。”这是记者近日在沈璐璐家里看到的一幕。

  另一边,在县市场监管局工作场所内设立的后厨视频监控室,工作人员也正通过实时视频掌握56家餐饮单位“阳光厨房”的后厨食品安全现状,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即通过短信、电话、APP推送等方式,及时处理。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县打造可视、可感、可知的“阳光厨房”,不仅家长、消费者看得见,监管人员也看得见。“这样做,让监管‘跑’在了风险前面,成了‘食安岱山’的眼睛。”

  据悉,“智慧餐饮信息平台”通过企业端、监管端、公众端实现食品安全共治共享。“企业端,配置了安全自检、八大台账管理、溯源监管、问题整改等实现数字化上报。企业除了在企业端上传证照等基础信息外,还需每日上传采购、消毒等电子台账。”该负责人解释道,同时,企业通过在食品操作区域安装摄像头,餐厅安装视频直播屏幕,将后厨操作情况实时向消费者进行公示。 与此同时,为方便公众参与监管监督,公众可通过平台实施观看后厨食品加工过程,查看食材溯源、证照信息、人员健康以及监督检查和抽检等公示信息,将公众评价纳入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等级,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进一步浓郁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投入百万元争取实现大型餐饮100%覆盖

  “过去,执法人员必须要上门检查,并做纸质检查记录,费时费力效率低。而自‘智慧餐饮信息平台’启用后,监管手段由‘纸质监管’向‘电子监管’转变,监管模式由‘传统监管’向‘数字化’监管转变,监管机制从‘实体监管’向‘信用监管’转变。”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这开创了智慧餐饮监管新局面。

  该负责人举例道,以往,执法人员日常排查反馈问题多,餐饮商户整改到位少。现在有了“智慧餐饮信息平台”,实现了“高效性”管理。“执法人员随时上网在线监测,实时检查,查看后厨操作和企业日常记录,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可第一时间联系经营户进行整改。并实时了解辖区内餐饮商户整改问题,根据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精确性执法,通过该平台大幅降低了检查人员上门检查的频次,有效解决了餐饮商户对于食品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的问题。”

  目前,全县42家学校(托幼机构)、11家养老机构以及32家大型及以上餐饮单位已开始使用智慧餐饮平台。其中,中小学、幼儿园、养老机构使用率100%,大型及以上餐饮单位使用率85%。 下一步,今年我县计划再投入200余万元,实现大型及以上餐饮单位使用率100%,主城区中小型餐饮使用率90%。从而真正实现餐饮监管“后厨操作可视化、加工制作规范化、食安管理标准化、社会监督常态化、监管方式信息化、选择消费理性化”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