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能捕几千斤 两天产量超一年

  近期,岛城市民的朋友圈里正被“两头洞海蜇旺发”的消息刷屏。

  7月16日上午,记者在岱西镇双合村码头看到,几艘小型渔船上的渔民们正往岸上卸海蜇。收购海蜇的车辆繁忙地穿梭其中。

  等候在码头的村民汪岱萍告诉记者,从7月15日开始陆续有船开到洋面上捕捞海蜇,每艘船每天大约能捕捞几千斤。“一年收成好不好,就看这个月!”她说。

  7月中旬开捕每艘船一趟能捕几千斤

  “两头洞”海蜇,俗称伏蜇,繁栖于两头洞南港海域。早在明末清初,两头洞人就在此海域扎根劳作,每年的七八月,可捕获成千上万斤的成品伏蜇。

  汪岱萍是土生土长的双合村村民,一家以捕海蜇为生。她告诉记者,前几天,同村村民发现自家门口的这片近海海域,出现了大量海蜇。老伴就赶忙和合伙人一起出了海。“捕上来的海蜇一般伞径60厘米左右,要比南方一带的海蜇好吃,特别有嚼劲。”汪岱萍说,按照每桶200斤来算,这趟收成大约2000斤,光看这两天的产量就远超去年。

  汪岱萍补充,海蜇这个东西,好坏全看天气。一旦起了十几级大风,就不用指望有好收成了。去年,受天气和潮水影响,整个村的渔民不到,没几天就草草收了场。

  渔嫂忙加工当季海蜇陆续上市

  软趴趴的海蜇像果冻般被装在一个个塑料桶里,由渔民从船上往岸上送,商贩们则在岸上忙着收购抢货。“这些海蜇基本都是外地人订购的,加工后卖到全国各地区。”来自嵊泗的童成华受雇于浙岱渔71502号,他告诉记者,岱西双合村是海蜇的主要出产地之一。为了有个好收成,他们日赶四潮,抢时作业。

  由于今年海蜇产量大,因此收购价就比去年低。有些渔民会自己加工一些,在本地市场销售。汪岱萍说,他们卖给商贩的新鲜海蜇约3元~3.5元每斤。自己加工的当季海蜇,最早一批的也已上市,皮子30元一斤,头子40元一斤。相较往年,价格也稍稍有降了些。“经过卤、盐、矾等工序,杀菌、消毒。”而对于海蜇加工,几百年来,两头洞人有着自己独创的传统加工方法。

  海蜇旺发得益于增殖放流与禁渔期的保护

  “今年海蜇介多,肯定与增殖放流有关,不然产量不会这么大。”对于海蜇旺发,很多渔民都这样认为。这一说法,记者也从县海洋与渔业局相关专家口中得到印证。

  海蜇属于一年生的大型食用水母,它本身游动能力不强,全靠潮流带动,所以它的洄游路线基本上就在附近海域。该专家介绍,海蜇的生长期两个月半以后就能达到性成熟,可捕捞食用。

  据了解,我市的海蜇苗种大规模放流始于2003年,至今已有16年了,平均每年放流的海蜇苗种数量至少在数千万只。“每年增殖放流的海蜇苗这么多,旺发并不意外。”该专家表示,当然这也得益于禁渔期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