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弄堂节“文化+旅游”的一扇窗

  7月26日,第十届岱山东沙古渔镇弄堂节暨浙江非遗大联展拉开帷幕。连续两天上千“吃货”齐聚东沙,吃一份热闹、吃一份情怀,加上全省11个地市带来的70个非遗项目、25个精彩节目,演绎一出“文化+旅游”的好戏。(7月30日《今日岱山》)

  文化是东沙弄堂节的根。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弄堂,构成了古渔镇独特的建筑形态,提供了人流物流进出的便捷通道,带来了一段时间东沙的繁荣鼎盛;同时,弄堂也衍生成民众生活空间的一部分——或居家摆桌吃饭,或邻里纳凉聊天,或孩子奔跑嬉戏,成为一道悠闲、和睦的生活风景。可以说,没有这种文化沉淀和文化特色,就没有今天摆满几条街的“千人盛宴”。

  十里弄堂十里景。本届弄堂节,继续延续从第三届起展示非遗的做法:青瓦门楼下东海龙舞、马灯腰鼓等渔家文化尽显风采,非遗博览园里木活字印刷、西湖绸伞等传统技艺魅力四射,非遗大舞台上杭州小热昏、木偶摔跤等高水平表现精彩纷呈,街上弄里特色渔家宴和地方美食香飘四溢……全省非遗大联展与本地文化有机融合,让东沙弄堂节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在东沙,这样的文化展示虽然已是巅峰,但在约三百米的横街上,盐雕、渔绳结、布袋木偶戏、鱼骨塑画、渔民画、船模等6家非遗店铺开设已是常态;每年7至10月双休日,10余支非遗项目表演队、百余名非遗传承人,开展20余项非遗项目表演也是定时定点。这样的文化坚守、挖掘和开拓,打造了东沙弄堂节、渔家千人宴、非遗大联展等特色活动品牌,吸引了10万余游客观赏,促成了非遗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让东沙荣幸入选2019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

  从第一届东沙弄堂游戏节到如今的东沙古渔镇弄堂节,10年间伴随着弄堂节越办越红火,东沙旅游也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大桥时代”的渐行渐近,将极大改善东沙与外部联结环境,东沙旅游正面临大好发展机遇;旅游与文化相融是必然趋势,但不是简单叠加,东沙旅游正努力从局限于文化展示、淡旺季分明、项目吸引力不强的困惑中走出来;以古镇为核心,建设文创园区和滨海旅游区,东沙旅游正拓展思路,力求撬动燕窝山、桐盘湾、江窑湖甚至鹿栏晴沙、海岬公园沿线整体开发。这些转变和调整,必将使东沙旅游有长足发展,为“文化+旅游”融合添加新的内涵。十年磨剑,东沙弄堂节已成为一种“文化+旅游”的符号。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百姓都要十分珍视这种荣誉,应该在处理办节与商业关系上把握平衡,在节事组织和安全保障上更加严密,在宴席餐饮供应上讲求质量,从而把弄堂节越办越好,充分展示文旅融合的成果,推动东沙乃至全县旅游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