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垃圾需要有人接应

  近日,笔者在秀山岛对面的一座码头上看到,返航的渔民主动把分类过后的垃圾拿到岸上,随后就有专人运到指定地点。船老大说,垃圾扔大海肯定不好,但以前因为没人提要求且靠岸后无人接收垃圾,他们就贪方便,把一些塑料瓶等垃圾随手一扔。

  时下,陆地上的垃圾分类在许多地方搞得如火如荼,但海上垃圾分类同样需要跟上。尽管每艘船产生垃圾有限,但所有的船如都能进行垃圾分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那么海洋环境保护、净化才能成为现实。

  资料显示,每年有800多万吨塑料进入海洋,90%没有得到有效回收利用,对海洋生物、渔业、旅游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0亿美元,包括塑料袋、废弃渔网、绳索等“幽灵”每年导致大量鱼类及珍稀海洋生物死亡。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对现状置之不理,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总重量将超过海洋中鱼类的总重量。

  有科研工作者研究表明,由于水产养殖、陆源污水和水交换等因素影响,我国近海、表层水体中海洋微塑料含量为中等偏低水平。我国科学家搭乘“蛟龙号”从大洋4500米深处获取海洋生物,在其体内检出了微塑料。

  海洋微塑料无孔不入,已影响到人类的食物链,陆源要控制像塑料垃圾之类难以自然化解的垃圾,随人类活动频繁的船舶,同样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陆海统筹意识、命运共同体意识。

  覆盖地表近3/4的海洋是地球的命脉。调控生态、滋养生命、影响经济、孕育文明。古往今来,海洋激发人类热情,催动人类征程,赐予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

  在我国沿海地区,现今有了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当下,一些船舶响应国际海事组织限硫规定,加紧安装脱硫塔,以大幅度减少船舶燃油污染物排放;有条件的地区,也积极安装船舶污水处理器。种种迹象显示,人类对海洋的呵护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美丽海洋已成为更多人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肩负着全球近90%货物运输的远洋船舶以及其它各类船舶,做好垃圾分类、垃圾无害化处理,当提上议事日程。正如船老大所言,首先要引导他们,然后是垃圾运到陆上后有人接应,打通最后一公里。“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蓝色经济,绿色发展”已逐步成为一种共识,亟须新的合作理念与设立新的机制模式。垃圾分类,不能忽视海上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