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经济 > 现代渔农业

别了,老菜场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19年12月26日 15:08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从简陋初生、翻新成长,到如今的老旧关闭。在时代的潮流里,在城市的成长道路上,在向美好生活进发的途中,高亭农贸市场,只是众多完成使命后,黯然谢幕的建筑物中的一座。

  当便利变成不便利,当“沉疴宿疾”无法解决,当我们对环境、停车、智慧化等有了新的要求时,这样的谢幕,就成为了最体面的告别。这是城市成长过程中的一幕,成长的故事里,总是充满希冀、雀跃,也免不了感怀、唏嘘。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座城市,不应该是从它的景点,而是它的菜场。菜市场,是一日三餐的源头,是市井文化的聚集地。37年时光,高亭农贸市场里,菜农、商贩、街坊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交织着的故事,演绎着生活百味,也真实地记录下了岱山的一面。

  今天,我们想在它“生命”的最后24小时,留下它退场前的画像,可能这并不美丽,也不激动人心,但它真实,值得记录。前方的道路光明灿烂,沿途的风景也值得留念。

  一

  凌晨3时不到,寒雨冷夜。

  龚祥存从值班房狭小的床上起身,穿好衣物,戴上鸭舌毡帽,摸索着下楼,打开了照明开关。

  一下子,原本黑漆漆的菜场,灯火通明。这是老菜场,最后一次在凌晨点亮这个城区的市井生活。

  当了半辈子渔民的龚祥存,9年前上岸后,在高亭农贸市场谋了份门卫的工作。2年前,他替了夜班的活,成了菜场“守夜人”,夜夜睡在菜场。“不用闹钟,到点准时醒。”700多个凌晨的重复,让龚祥存的大脑上了发条。他紧了紧身上的旧皮衣,呵出一团白雾,穿过纵横错落的摊位,向5号门走去。

  光亮穿过5号门的铁丝网帘,照亮了门外一小块地方,几个已经等候了一小会儿的肉摊摊贩,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向里瞅去,装着冷气猪的两辆运输车正开灯静候。“老龚,电视台来拍你了。”看到龚祥存,摊主们熟稔地和他打趣起来。管理员、摊贩、老主顾……这个年岁悠久、老旧不堪的菜场,成为了属于他们的烟火气息浓郁的社交场所。

  摁下网格门电动开关,用一根小竹竿触碰一下卷帘门边缘,自动结合手动下,卷帘门缓缓升起。看着手里这根简陋的竹棍,龚祥存说,“新菜场设备好,明天这根棍子就要和老菜场一起下岗了,等过了70周岁,我也要离岗了。”

  网格门开启,等候的肉摊摊贩拖着白条猪,迫不及待地进入,平板车的轮子,在不平的地面颠簸作响,打破了寂静的黑夜。

  凌晨3时15分,龚祥存移动到朝南的4号门,将之前的动作再重复一遍。一些肉类摊贩们已经开始切割、分类肉块,磨刀声、剁骨声响起,他们是最早到菜场的摊贩。

  凌晨3时25分,卖虾的摊贩进来了,他们开始根据大小挑拣虾。

  凌晨3时30分,做蔬菜生意的孔方玉开始削莴笋,剥大叶蔬菜,为5时前来拿货的厨师做准备。

  凌晨4时50分,场内大门全开。2号门外,冒雨蹲着的几位商贩,在等待大买主的光顾。进入场内的摊贩顾不得脱掉雨披,便投入到用小推车拉货的行动中。

  二

  上午7时,黄开平的摊位上,上门的顾客开始多了起来。妻子忙着招呼客人,他在一旁打着下手。拷门的蛏子、长涂的花蛤、宁波的淡菜,“老行家”黄开平一搭眼就能看出各种贝类的“籍贯”。

  1988年,高亭农贸市场被评为省“五好市场”。这一年,菜场西侧的一排摊位上,多了一对夫妻。“我是岱西人,以前在老家滩涂上捡螺,后来在菜场找了个摊位干了起来,这一算有31年了。”黄开平细算着他开始摆摊的年月,一边向妻子求证着。

  12岁没了父亲,22岁没了母亲,黄开平早早明白生活的不易。想要富,手要勤,他暗暗咬牙,靠双手养家致富。说起摆摊的缘由,他告诉记者,一是想着富起来,也是为了搬到高亭,让一双女儿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黄开平的大小女儿相差3岁,农村娃来城里念书,还得转蓝印户口。为了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夫妻俩一狠心,决定出钱转户口。“1万2千的转户口费,我至今都记得。”黄开平坦然,要不是妻子的支持和帮衬,大小女儿的懂事乖巧,这一行,他也做不长。

  1999年,黄开平一家离开了居住4年的闸口某出租屋,搬进了新居银舟公寓,也是这一年,高亭农贸市场内的摊贩们听到了场内将翻修的消息。

  贝类生意越做越好,孩子读书争气,黄开平一家有奔头了。现在两个女儿在宁波生活工作,日子过得也是红火。高亭农贸市场见证了他一家致富奔小康之路。这双粗糙的手,依然没有停下对蛏子、蛤蜊等贝类的分拣。“说不出的滋味,菜场也和人一样,有时限。到了一定年数,该退还是要退。”黄开平眼中有光,他继而说道:“过了今天,又是崭新的开始,我们还是会出现在新的市场。”

  三

  8时,在高亭农贸市场北侧的温州烤禽总汇,孔祥溪一家已经接待了好几波顾客。孔祥溪来自温州瑞安,和亲戚一起经营做熟食生意。“25年前,我爸爸妈妈先来岱山创业,后来,姑姑等亲戚也都过来了。现在我们一大家族有10口人,生活在岱山。”

  孔祥溪有两个孩子,大的19岁,在读高中,小的9岁,在念小学。他的两个孩子,都在岱山出生成长,对老家瑞安反而没有多大记忆。

  25年前,孔祥溪的父母,从温州瑞安来到岱山,在高亭农贸市场摆起温州熟食铺谋生,也在此安了家。

  如今,孔祥溪和妻子接过了父母的手艺和铺子,他负责制作熟食,妻子则是“店面担当”。“我两个孩子都在岱山出生长大,大的19岁,小的9岁。”靠着菜场里铺子,孔祥溪一家在岱山新区买了房,开枝散叶,扎根海岛。

  妻子陈燕芬一边切着熟食,一边用地道的岱山话,和老主顾攀谈着。“很多熟悉的顾客记住了我们的脸,更记住了我们熟食的味道。”“做熟食,最重要的是干净。其次,要花心思,钻研居民爱吃的口味。”听到妻子的话,孔祥溪补充道。扎稳脚跟的温州一家人,开始往满足居民更多口味路上发展。

  同样是25年,高亭居民张汝清风雨无阻,每天至少来一趟高亭农贸市场。45周岁从单位转制下岗后,她成为了家庭专职主妇,家里头的活儿,一肩挑起。“儿子一家要来吃饭,我得准备齐全。”在她看来,虽然老菜场设施已跟不上时代节奏,但地理位置集中,离家近,买菜便利。“以后,买菜来回要多走30分钟路,就当锻炼。新菜场环境好,买菜的心情也好。”张汝清说。

  说起菜场的环境,穿着蓝雨靴,拿着笔不停在小本本上勾勾画画的老人任夏儿更有体会。3年前,她开始给鱼山的一家餐饮店配菜。每天她都会来这里配菜,通过轮渡送到鱼山。“每次来菜场,我都不敢穿新鞋、布鞋,地面湿漉漉,怕弄脏了鞋。”任夏儿向往干爽整洁的地面,想着换了环境以后,更能一门心思买菜了。

  四

  10时,从事蔬菜生意的毕小毛,终于在忙过一阵以后,打算歇一口气。他让妻子徐明彩去附近早饭店买点吃食。从4时30分出现在摊位前到现在,他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吃口热乎的。

  一个城市里,最具生活气息、最接地气的地方就是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是一面反映城市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镜子。今年58岁的毕小毛,从17岁开始和蔬菜打交道,农贸市场就成了他待得最多的地方。

  他欣喜地讲述起这些年,老百姓的菜篮子是如何越拎越轻,蔬菜品种又是怎么丰富起来,菜市场管理是何时开始规范。

  毕小毛的父亲原也是蔬菜公司职工。17岁时,毕小毛顶替了父亲,开始做销售。后来,蔬菜公司改制了,毕小毛这批人下了岗。考虑到实际情况,公司原来的摊位以每月150元租给了这波下岗的人。“我享受了10年优惠政策,后来的摊位是经过招标取得的。”从为单位销售,到下岗后自己干,依然是同样的售卖摊位,却是不同心境。毕小毛坦言:“为单位售卖,到点下班,稳当且没压力;为自己干活,就不一样,要更勤快才能养活一家老小。”

  在毕小毛下岗后的第二年,妻子徐明彩也下岗了。徐明彩去其他厂里打工,没两年,还是决定以照看孩子和家庭为主,剩下精力给毕小毛搭把手。

  毕小毛的货源多来自宁波,以前,交通不便时,他要早早去码头等候轮渡靠岸,再用三轮车拉回。“条件逐渐改善后,身体稍微松快些。”

  11时,高亭农贸市场内勤工作人员王英在办公室里,做搬迁前最后的扫尾工作。王英在这个菜场工作整整15年了,负责场内摊位招标以及菜价报送等内容。

  她清楚地记得,目前市场里有摊位500多个,但摊主只有400余人。“2010年以前,我们场内工作人员在走动,从2号门望过去,根本找不到影儿,全吞没在人海里。随着超市生鲜冷冻、菜篮子工程平价店的出现,带走了一部分人流量,加上有些摊主年纪渐大,放弃营生,人流量确实少了一些。”在王英看来,这和消费者购买渠道多元化有关。

  据岱山县志记载,高亭农贸市场位于高亭镇菜市路。建于1982年6月,后经多次扩展改造,占地面积6256平方米,建筑面积4588平方米,为县内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随着城区扩大和居民增多,原市场的规模设施已不相适应,2000年末筹集资金730万元,进行了拆迁改造。

  几次翻新,源于居民对这块场地的热爱,它曾一度成为居民每日必打卡点,还吸引过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购买海鲜特产干货。虽然过去一段时间,高亭农贸市场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但逐渐与城市发展和环境愈发不匹配,慢慢走向落寞,直至谢幕。

  五

  下午2时。雨停了。在2号门进出口旁的一家粮油店,围着好几个居民。“我94岁的老妈妈,晚上想吃面条。”张汝清买了两块钱的面条,“这家面条韧性好,老人家钟爱这个味道。”张汝清说,这家小小的粮油店,开的年头和菜场一样。

  粮油店店主叫沈瑞生。年轻时,曾当过兵,5年服役期满,进入了原岱山县粮食局高亭粮食所,一直从事粮油销售,后单位转制,他下岗自己经营。“印象中的集市,上世纪50年代在老百货公司后面,鱼肉水产果蔬都有,但规模很小。上世纪60年代集市阵地转移,至上世纪70年代,搬迁至安澜路街道两旁。那时候,碰上像今天一样的下雨天,摊贩和顾客都要遭殃,露天没棚嘛。”据沈瑞生回忆,至上世纪80年代,高亭农贸市场才在菜市路落成,居民们都很欣喜。

  忆往昔,如翻阅一本经典著作,越聊越有味。沈瑞生和农贸市场的记忆,藏在每日的粮米油买卖中,更融合在一件富有年头的面条机里。说起面条机,沈瑞生想起了师傅。东沙面条,和他的面条,同源同宗。“靠着制作面条的手艺,结识了许多老顾客。”沈瑞生说,他和老伴不搬迁了,既然扎根在这里,就一直在这里,况且年纪也大了,能做多少年也不知道了。但他坚定地说,只要顾客有需要,他们肯定会继续经营。“老头子用料都很足,差的粉从来不用。他老说,经营这家店,更多的是一份牵挂和情怀。”面对市场上各种花色面条,妻子方民雅感叹,他们的店也将和菜场一样走向没落,但记忆是美好而独特的。当味蕾再次品尝到熟悉的面条时,居民们的脸上肯定有不一样的柔软和反应,这就是时光的力量。“明日起,这条通往菜场2号门的内街就冷清了。整个安澜路也不复往昔。”方民雅的眼中似乎有很多情绪,化作嘴边也是一句:“坚守最后的时光。”

  不断有摊贩将货物进行打包运到新菜场。下午,摊贩们已无心工作。

  晚上7时,龚祥存拉下了最后一道门,今天晚上9时,他不用拿着手电筒在菜场巡逻。灯灭了,老菜场隐入漆黑的夜色,明天唤醒这片城区市井生活的灯,将在更加现代化的新菜场亮起。

  别了,老菜场。

  别了,三十七年光阴故事。

 
来源:岱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 金柯妤 叶佳磊 文/摄 初审编辑:陈慈君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岱山中学一学子入选“英才计划”
诚信经营 为文明添彩
“岱马”开赛在即 酒店住宿预订火热
医疗救护应急演练 为“岱马”保驾...
我县全力推进新一轮水利民生除险...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
岱山县经信局在绍兴银行岱山支行...
保护海盐晒制技艺 岱山海盐晒制工...
“助残月月播”活动助残疾人创业致富
强化消防培训 严守校园安全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