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们更需要阅读——读《知识大迁移》有感

  据说,在这个世界上,以色列是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犹太民族也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民族,人均每年阅读60多本。因而,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即使在乞讨,他们的身边也总会带着书。

  看到这些文字时,我感到非常的震惊,我被犹太人爱好阅读的习惯和美德深深折服。我也曾暗暗下定决心,静下心来好好看书,如果平均每周一本,那一年下来也有50多本。于是,在2018年我推开了许多可有可无的应酬,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进行阅读。一年下来,我阅读了40多本图书,与以前相比,有不少的进步,但是离赶上犹太人的目标,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最近,我阅读了美国作家威廉·庞德斯通写的《知识大迁移》一书,读后感触颇深。作者从独特的视角阐述了我们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大多数知识信息都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而获得,事实类知识的学习记忆是否还有必要呢?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这是我们从小接受教育所获得的一个重要信息,为此,我们一直努力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共建的云端虚拟大脑,颠覆了我们以前的认知,似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作家威廉·庞德斯通在文中说,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事实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过去我们总强调方法性知识的重要性,但事实证明,要想提升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还是多掌握事实性知识。

  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现实世界也正是如此,一个崇尚学习的国家,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虽然人口数量才800多万,相当于浙江的七分之一左右,但却是人才济济。建国时间比新中国成立仅仅早了一年,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14名。除此之外,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为强大,现代化、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与日本并列为整个亚洲平均受教育年数最长的国家。

  由此可见,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和整个社会。据人民日报消息,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我国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是综合比较美国、日本、韩国和西欧发达国家的阅读数据,中国人均阅读量仍有很大差距。

  现在,闲暇之余,我最大的爱好仍然是读书。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会思考的人。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书,出生是封面,归去是封底。封面是艳丽还是平淡,那是父母赐予的,我们无从选择,但书里的故事,是我们自己书写的,是否精彩也是我们自身决定的。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往往走得太快,而把灵魂丢在了后面。而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就像黑夜里的星辰,给人以光亮,让人看清前行的道路,给人以力量,让人变得从容与平和。

  让我们记住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说过的一句话:这世上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