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浸润提振岱山精气神

  文明于人,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文明于岱山,是一种不变的情怀。去年4月1日,我县吹响了城市文明双提升工程的冲锋号,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20万海岛人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描绘着城市的大爱底色,一幅城市文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立规矩细管理追求更好生活

  漫步高亭城区街头,红绿灯亮处,行人车辆交通协奏井然有序;斑马线前车让人、人快走,彼此礼让传递一份默契与体谅;街边店前及居民小区里,各种车辆整齐停放在指定区域……交通出行,作为一座城市流动的文明窗口,规范与有序在我县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中国式过马路”等交通陋习近几年在我县得到了有效治理。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电动自行车戴盔亮尾、行人文明过马路……经过前期宣传引导,一条条行为规则从强制执行渐成社会自觉认同。我县交警从“小处”入手,治理多种交通违法行为,坚持罚教并举,开展文明交通劝导行为,推动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常态化。

  文明交通建设畅通了城市“脉络”,环境改造则提升了城市“颜值”。我县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内部环境整洁有序;公厕改革深入人心,星级厕所日趋增多。店外占道经营现象不见了,城市的“小修摊”有了更好的去处,乱涂乱画乱张贴不见踪影,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牌醒目立起……各部门协同作战,全民发动参与,从日常生活一个个细微处入手,真切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连日来,高亭镇兰秀大道沿街商铺有了不一样的变化。每家店铺前都安装了“门前四包”公示牌。这公示牌外形设计上融入了海岛元素,内在表现上则是一种对商户的自我约束和自治管理。

  “包干净、包美化、包有序、包维护是责任和义务。”自从蒋先生的商铺前装了公示牌后,他对自己的职责更为清楚,争创五星级文明商户则成了他新追求目标。

  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像绣花一样绣出城市高品质。高亭城区的“小修摊”由来已久,多数在城区街头巷尾设摊,去年9月,我县兼顾城市环境与民生实际,从创造美好城市生活的初心出发,创新管理方式,通过设立“小修摊”集中经营点,“化堵为疏”全力开展城区“小修摊”的规范经营工作。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长河路与菜市路交叉口作为集中经营点,免费提供给“小修摊”经营者使用。“既考虑了我们生计,又兼顾了环境美观,两全其美。”“小修摊”摊主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培育文明新风彰显海岛温度

  倡导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在我县各乡镇“荡漾”——各个乡镇刹住大操大办“面子风”,努力破解盲目攀比“人情网”。

  去年5月10日,我县在岱东镇北峰村设立试点,举办了“推进移风易俗厚植文明新风”专项行动启动仪式,颁发了首个“移风易俗”新风青年奖,组织各类优秀代表赴秀山乡宣讲乡风文明。

  岱东镇“文明新风”模式受到了村民们热烈响应,其他乡镇也纷纷学习取经。嵌入百姓生活的文明新风,不仅是红白喜事新办简办的全新体验,还有“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最美家庭”等带来的真切温暖。

  “爱心爷爷”王鲁的故事传遍大街小巷,王婉贞家庭是我县出了名的“义工家庭”,渔民虞忠完20余年坚持资助贫困学生……我县还广泛开展了“创文明厂区、做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最美退役军人”“岱山工匠”等一系列最美人物的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挖掘“平民英雄”,宣传“凡人善举”,不断扩大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的社会宣传效应。

  优秀人物的力量辐射岛城各地,各乡镇村落文明程度节节提升。我县完成新一轮文明村创建申报和测评工作,制定下发《县级文明村镇创建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文明村创建和管理工作,去年完成新评、复评县级文明村35家,市级文明村7家,县级以上文明村达77%。

  如此变化在岛城各个角落接连不断地上演。自去年城市文明双提升工程启动实施后,我县成立由党委、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设立双提升办公室,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等关联度大的部门分别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作为双提升办公室副主任,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擦亮文明底色我为城市添彩

  “感恩你们,不顾风雨,为我们隔离人员送物资送温暖。”“真是雪中送炭,志愿者为我们新居民送来了口罩,让我们感受到别样的温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看到了“天使白”“警察蓝”,也看见了一道亮眼的“志愿红”。

  “岱马”赛事上有“志愿红”,创城路上有“志愿红”,“五水共治”中有“志愿红”,志愿服务早已成为街头靓丽颜色。从礼让斑马线志愿劝导服务到路长制志愿巡逻服务,从戴盔亮尾电动自行车整治劝导服务到社区环境卫生志愿服务,从治安巡逻志愿服务到敬老爱老服务……志愿者无处不在,他们用实际行动,助力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志愿者成为了文明城市建设的“生力军”。

  据统计,我县社会志愿者的数量从4000人增加到2.76万人左右,志愿者队伍186支,服务时长每人每年从12小时增加至25小时。总活跃时长13336小时,长期活跃志愿者人数近8569人。

  文明建设,没有终点。这座城市方方面面的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那份获得感持续激发其主动参与、共建共享的热情。在轮船、公交车站、码头、城市墙体、道路护栏、出租车顶灯等出现的公益广告,发挥了教化市民的功能,进一步彰显民生关怀,传递包容与温情。

  创建文明细胞,不止是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组织。去年,我县各单位策划组织文明单位“12·5志愿日”服务活动,进一步浓厚志愿服务的氛围;组织举行了“文明单位现场培训会”,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行了针对性的学习和指导……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岱山的鲜明注脚。

  文明是城市美好的风景线。我县始终坚守初心,着力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文明素质及城市文明程度,统筹促进区域发展、生活改善、品位提升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而展开的一项系统化民生工程。”

  文明之花,正在岱山璀璨绽放。(图片由各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