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才社区,有这么一群红马甲,他们默默扎根,用爱心呵护、用恒心坚守、用真心奉献,让小小社区充满真情与大爱;他们对党忠诚,服务居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邻里氛围。他们就是育才社区义工团队。
今年61岁的杨海珍也是其中一员,“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许多角色,对我们来说,不管在哪,共产党员永远是‘第一身份’。”十多年来,她行走在公益路上,风雨无阻地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扎根育才发挥余热
“退休前,我是一名信用社员工,和人打交道是强项。”杨海珍的个子并不高,经常骑着一辆小自行车,穿梭在育才社区的大街小巷,逢人都能聊上几句。杨海珍的爱人王孝华则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扎根农村医疗事业数十载。2003年,因身体原因,杨海珍提前退休。在爱人的支持下,她报名参加了育才社区的义工队伍,同时担任起她所居住的卫生楼宿舍96户居民的楼道长。
“因为我住在这里,对这里的人比较熟悉,联系也方便一点。”维持社会治安、义务巡逻、环境卫生打扫以及“银发护绿”劳动……自此,杨海珍开启了自己的社区义工生活。
热心公益风雨无阻
社区群众工作繁杂琐碎,但杨海珍总能处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次,小区里有两户人家因安装空调问题吵了起来。得知这一情况后,杨海珍立即找到这两户人家,分别上门调解。“住在一个小区难免有摩擦,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邻里守望。”杨海珍这样说道。经过杨海珍从中斡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需要,杨阿姨总会主动去帮助别人。”提到杨海珍,育才社区居民沈女士连连点赞,“经常可以看到她和其他义工站在路口,维护交通秩序,提醒来往市民骑车要带头盔。”年长杨海珍许多的居民孙阿姨也对她夸赞不已:“小杨每周都会帮我们老年人量血压,一次也不落下。”
夫妻齐心共筑平安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查绿码、测体温……部分社区红马甲被抽调到各个居民住宅小区开展防疫志愿服务。杨海珍坦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也曾产生过恐惧心理,但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家属,她更加懂得控制小区疫情的重要性。
“只想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为社区增一块砖、添一片瓦。”杨海珍笑着说,工作之余,她爱人也会帮帮忙。
作为自己公益道路上最大的支持与后盾,杨海珍很庆幸自己能有一位好丈夫,“今后,我将继续在公益这条路上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