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文化  >  岛屿文化

开门七件盐居中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20年10月20日 09:42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我跟在母亲身后,走在四四方方的田边,田里是亮晶晶的水以及一些白色的东西,我知道那是盐,我们平常吃的盐。两人并行宽的田塍上,不时可以踩到四方的或者碎裂的缸砖,一面粗糙,另一面油亮光滑。

  这是桂花盐场,衢山岛上最大的盐场。我感到空气中飘荡着咸鲜味,那气味令人心情好。我和母亲正穿越盐场去观音山脚下的一一九医院,那是一家部队医院。那时,岛上到处驻扎着连队。光我们村子里,就有一前一后两支连队。

  我平生第一次看见盐是在这样的地方晒出来的。那年我十来岁。

  在那时的我的头脑中,晒盐很容易。从海中放入海水,在四四方方的池子中,让太阳晒晒,不久就成了盐。我们夏天去泥涂上摸蛤蜊,采海瓜子,捡泥螺,或者在后沙滩礁石上打滕壶,拾海螺,可以看到泥涂上、礁石上薄薄的一层白花花的东西,我们叫它盐花,其实就是盐。要是我们去后沙滩游泳,回到家,母亲说,快去淡水冲一下,否则人起盐花了。

  晒盐不是很容易么?直到多年后,我才知道,晒盐并不轻松。我们村子前就是一个盐场,叫四平盐场,属四平、东升、沙龙三个村联办。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又派务盐劳力。印象中是一年一次定人员,父亲在抽签时忽然抽中,这一年就要从事盐业生产了。和他一同抽中的几人都是中老年人,似乎所有的晒盐人中就没有年轻人的。不,父亲这副滩有一个不到二十的,脑子有点情况。父亲说,村里安排的。也就是说,必须的。他就负责“旋卤打花”。

  何谓“旋卤打花”,就是盐池中的卤水是静止的,太阳长久地晒着,上层卤水温度高,先结晶,结成的盐成块状,像一层壳,将卤水罩住,下层卤水温度升不高,上下层卤水温度不均匀,这样生产出来的盐就是劣质盐。人们就想出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盐池中央拴一根长长的草绳,另一头系一根竹竿,一人手持竹竿拖动绳子,沿池边慢慢地行走,从而搅动卤水,不使盐板结。几圈下来,人回到原地,将竹竿在池边一插,这一回的“旋卤打花”算是做完了。

  要使晒出来的盐质量好,甚至优级盐,得时不时的去“打花”。这个间隔的时间,在七八九三个月的所谓“旺季”,要十来分钟来一次。你想啊,大热天的,烈日在头顶上,人在底下慢慢地走,四下是空旷一片,咸咸的水气泛上来,这份辛苦不是谁都能受的。只好欺负那个“必须”了。

  晒盐就真的是纯看老天爷脸色的活。听气象预报,这是每个盐民每天顶重要的一件事,连续好天气,心情也会好,卤水就一直摊在结晶滩,晒出一批,换一批。要是广播里说,今天傍晚会有雷阵雨,父亲就有得忙了,他们要在大雨来临前,把结晶滩里的卤水放回卤池里,把已晒出的盐挑上盐坨,或者将黑膜牵上。

  这些都还好,要是来台风,盐坨被刮翻了还是小事,要是海塘被冲垮,以致海水倒灌,淹没盐场,那损失就大了。

  所以,那时,在海岛的台风季,保卫海塘是头等大事。军民齐心保家园,那情景,与“九八”抗洪有一比。

  真正认识盐业,是在我参加工作以后。那时,岱山盐业局在东沙桥头。为何不在县城高亭?好像是那地方在本岛几大盐场的中心,左有双峰联办盐场,右有岱西万亩盐场,前有岱南盐场、高亭盐场,后有岱北盐场。坐拥几万亩盐田,乡乡有盐业,岛岛办盐场,两所乡镇中学大名叫盐业中学,整个超越农业,乃岱山仅次于渔业的第二大传统产业,每年都要召开全县盐业工作会议,一开就是两天。

  我就参加过几次在东沙召开的会议,去采访报道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盐业最风光的年代。

  忽有一年,杭城求学时的老师来岱山,住那时的县招待所。随着我们那一届毕业,他也调入省电视台,做了一名记者。赶去拜见,问所来何事?说是拍摄一则关于盐业生产的报道。这事用不上我帮忙,县里早有安排。叙过别后情况,及留在杭城的几位同学的情况,道安后分别。也不知他们几时回去的?

  第二年,便得知老师的这个报道得了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赶紧找这则报道的文稿来看。说的是全省最大的产盐区岱山县,盐业生产陷入危机,没人晒盐了。原因是,盐价太低,投入太多,一进一出,盐民收入微薄,有的人不干了。

  物贱伤民,这是千百年来的老话题了。岱山盐民不晒盐了,连带着原盐销区的盐紧缺,比如宁波、绍兴、嘉兴那些地方的榨菜厂,可是指着岱山的盐开工啊。原盐专卖,不但私人不能卖,就连公家的,卖到何处都是规定了的。

  此事惊动省里领导,出大事了。于是省电视台的记者下来。于是盐价上调了,盐民们返回盐场。

  此事过去一些年后,就在快进入新世纪时,轮到我亲自去采写类似的新闻报道。这次倒不再是盐价低,而是没人肯从事这一行,造成盐业劳力紧缺,年龄偏大,都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头在做,他们做了一辈子了,趁还能干得动,再干几年。

  可等他们老去呢?盐业生产将后继无人。总之,盐业成了夕阳产业。

  或者话再说得严重一点,就是鸡肋!从一个响当当的传统产业,到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这个跨度有点大,但时势逼人。

  当我们吟咏着柳永的《煮海歌》,当我们面对着广袤的盐田发出诗人般的赞叹,当我们想到不再可能随便去到哪副盐滩要点白盐,就能够一年的食用,当多少年后的后辈们不再知道盐是怎么来的,当一切都要从博物馆中去了解或者无从得知,当我们老去,体内的盐变成飞灰。

  那多少年后的人们,面对着这片依然浑黄的海水,他们会说起些什么呢?

 
来源:岱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吴常良 初审编辑:陈慈君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践行“两山”理念 护美绿水青山 |...
县域普通高中实现“一对一”结对...
我县召开安全生产(消防)和防汛...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县政府召开党组会议暨党纪学习教...
包村联网入户 岱山交投集团在行动
深化法治建设 助推共同富裕
一男子在岱非法行医 获刑6个月
世界嗓音日 | 义诊惠民 答疑解惑
“有声图书馆”进社区 居民阅读更...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