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岱山支站
乡镇巡礼:
 高亭镇  衢山镇 东沙镇 岱西镇 岱东镇 长涂镇  秀山乡

 新闻热线:0580-440651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文化  >  岛屿文化

杉木洋村熬盐记忆
 
http://www.daishan.com  岱山新闻网     2020年11月12日 15:23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1984年的那个夏天,显得特别炎热,家门口那只常年绿水满盈的塘岙水库,在连续晴天、炎炎似火的烈日曝晒下,水库见了底、朝了天。

  进入7月,我完成了江苏盐校三年的制盐工艺学业,分配到象山工作。八月酷暑、象山西瓜大量上市的季节,从衢山老家出发,扭转两天时间,来到象山。到象山盐业局报到后,我先在局工作了1个月,跑过全县各个盐场,去了风景秀丽的花岙岛、大佛头山脚下的花岙盐场。1个月以后,分配到全省最大盐场,像大草原一样、一望无际,拥有10300余亩盐田的白岩山盐场所在地,象山盐业局下属白岩山盐务所工作。

  白岩山盐务所分管白岩山盐场相关盐业生产各项工作。毗邻白岩山盐场还有一小盐场,面积仅580亩,属于象山县大徐镇杉木洋村所有。杉木洋村小盐场生产各项工作自然也归属白岩山盐务所。从那时开始,我就认识了杉木洋村盐场,知晓了杉木洋村盐场点点点滴滴盐文化。

  只可惜在象山工作时间不长,转眼第2年11月,金秋桔子大量收获时节,我就离开象山,调动回到了老家岱山工作,在象山工作的短短1年多时间里,对杉木洋村的盐历史、盐文化了解得不多、知晓得很少。对杉木洋村悠久的盐文化、盐历史,尤其是熬盐这段历史还是若干年后通过各种不同途径了解到的。

  上个月,我和一众文友赴象山花岙盐场考察学习花岙盐场盐文化,我们顺路来到杉木洋村,体会记忆中杉木洋村丰富、悠久,具有历史感的熬盐文化。

  接待我们的是杉木洋村党支部徐书记,徐书记曾组织村两委来岱山学习考察盐文化,当年我在白岩山盐务所工作,他在白岩山盐场工作,彼此也认识,这次我们到来,徐书记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盐场。

  早在十多年之前,杉木洋村580亩盐田和白岩山盐场万亩盐田一起整体废转,晒盐场规划成象山新的工业发展区。但杉木洋村盐文化、熬盐历史一直以来得到完整传承和保留。

  杉木洋村背山近海,位于象山玉泉山附近,自古以来都以制盐为生,史料记载,是我省熬盐始先地。

  杉木洋村原名“杉坡”,80%以上的姓氏都是徐氏。宋高宗绍兴初年(1131年)在玉泉盐场下东村设盐课司。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徐旃后裔烧盐定居杉木洋,海水直入,设煎熬烧制成盐。即直接用海水煎煮,这是杉木洋村千年盐的幸事,是杉木洋村先期村民与大海搏斗的精神结晶。至今,村里留有熬盐详细图片、文字,实物介绍。现场看到,象山盐民使用的四眼锅灶,灶膛中空,灶上的四口铁锅同时烧开,可以节约柴火和人工。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远古的熬盐年代。

  那天我们去看了村中的一座庙,庙的名字叫常济庙,庙中供奉着一尊“盐熬神”,俗称“盐熬菩萨”,是象山县土生土长的“盐神“。说起“盐熬神”,还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说的是古代烧盐团灶盐户有定额,杉木洋村周围几个村庄的人都想争团灶份额,杉木洋村的徐姓祖上太公,为了子孙挣得烧盐这一谋生行业而在争夺时牺牲。徐姓后人感其恩德,立庙祭祀,至今香火不绝。“盐熬神”的设立,彰显杉木洋村悠久盐文化、盐历史的兴旺。

  回顾历史,再看今日,盐人先前那种艰苦朴素、勤劳实干,积极乐观的制盐精神,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们不断前行。当下,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更需要传承和弘扬制盐精神,发扬好、光大好、传承好古老的盐文化。

 
来源:岱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余国定 初审编辑:徐立 责任编辑:陆双燕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城镇落户新政 新居民更有“归属感”
我市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 在岱...
知识产权宣传进企业 主动服务促发展
流动儿童融合活动走进怀慈小学
我县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
张文科调研督导党纪学习教育、群...
我县基层妇联执委工作入选市级优...
中医义诊进社区 健康服务“零距离”
青春献电业 文明争一流
2024年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冠军...
 

关于我们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11号 浙ICP备20005816号-1
电话:0580-4406519(FAX)
岱山县委宣传部主管 岱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