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高位谋划,蓄势勃发,从制造到智造,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厚植创新生态发展沃土,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水平,奋力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
火热七月,与气温一同攀升的还有“惠生海工”结构生产车间里的生产热潮。在结构生产车间,四溅的焊花和忙碌的工人交相辉映,一派繁忙景象。此时,该车间正在赶制的是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接的北冰洋项目GBS2生产线上的4座海工模块。这些模块最终将运往北极,与其他工艺模块组装后,组成一个集采集、加工于一体的天然气工厂。
“这个项目是目前我们承接的吨位最重、建造难度最大的国际高端海洋工程项目,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工业产值增幅。”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科创管理室主任李林威说,去年,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0.4亿元。
据介绍,“惠生海工”承接的北冰洋项目GBS1生产线4座模块已完成了封顶工作,计划7月底开始陆续发运交付。北冰洋项目最终客户为俄罗斯独立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目前,“惠生海工”先后承接了诺瓦泰克公司其中一个项目的两条生产线的核心管廊模块,建造共8座、总重9.6万吨的海工模块。这两条生产线上的海工模块将常年服务于零下52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中,因此,在产品材料、建造以及其他方面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我们凭借自身的模块建造经验获得了北冰洋项目,体现了公司在大型模块项目的设计、采购和建造能力。我们正在为全力打造成为LNG产业链产品及工厂化模块建造的高端制造基地而努力。”李林威说。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崭露头角,新能源产业动力澎湃。位于秀山岛东南海域的LHD林东模块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示范项目便是有力印证。
“LHD林东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是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资金项目和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是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装机容量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共拥有52项核心专利。该项目采用了“平台式+模块化”的科学路径,有效破解了海上安装、运行维护、垃圾防护、电力传输等关键问题,具有装机功率大、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性强、海域兼容性好、项目可复制性强等特点。
当前,LHD海洋潮流能发电项目是全国唯一一个实现全天候持续并网发电电站。自2016年7月27日LHD海洋潮流能发电项目首批1兆瓦机组在秀山岛东南海域下海至今,已连续发电59个月有余,向国家电网输送了超200万千瓦时的电量。浙江舟山联合动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历说:“这里的流速基本上有5m/s,是天然的矿场,资源非常好。”
近年来,我县抢抓舟山群岛新区、自贸试验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国家战略落地实施的时代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岱美、海山等科技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凸显,经济高质量发展佳音频传。
县科学技术局科技计划科科长夏圆圆表示,近两年,我县密集出台鼓励企业创新的管理办法,通过“揭榜挂帅”等产学研联合攻关的形式,解决一批技术难题,激发企业创新热情。全县企业研发投入水平逐步提升,科技型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一批创新性项目不断涌现。
岱山,正用科技创新的“金钥匙”,开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