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步行(1913—1986),男,化名王步行。1913年7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紫溪乡詹家村,青少年时期家境小康,幼入私塾,后转入在县城正学小学就读。1928年在香岩小学毕业后考入邻县奉化中学。“九一八”事变后,于1932年离开家乡到上海插入上海震旦大学预科班学习两年。1933年因家境破落未能升上大学,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詹步行逼于生活,奔波于上海、南京、奉化等地。期间,接收了革命思想的洗礼,开始从心灵上打上了旧社会风霜的斑斑烙痕。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12月从南京国民党狱中释放出来的原中共上海局宣传部朱镜我部长回鄞县家乡建立中共浙东临时特别委员会,詹步行为求自己的出路,参加了中共浙东临委与鄞县县政府举办的抗日救亡游击训练班及党领导的飞鹰团学习。詹步行从小便知道生活的不易和艰难,保持勤劳刻苦的学习态度,不放弃一点一滴的学习时间,正是靠着这般用心学习的态度,学习结束后被吸收为重建浙东党组织的第一批党员。1938年1月,以小学教师的身份作掩护,在奉化长丁小学任教,一面在奉北桥、竺家前一带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一面组建抗日保家的长丁自卫队。4月调入奉化县政工队工作,任中共奉化县工委宣传部长、青年部长。10月按党组织部署,率奉化县政工队到奉西开辟工作,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并配合中共四明山特委创建抗日后方根据地,后任中共四明山区工委书记兼行政副组长。12月詹步行调离奉化到慈溪工作。1939年2月,任中共慈北区委书记,12月任中共慈溪县委组织部部长,领导慈溪群众抗战战时服务工作,至1940年7月,慈溪党的地下组织有较大发展,8月被重新调回奉化,任中共奉化县工委书记。1941年2月,詹步行从奉化经宁波去宁属特委汇报工作途中遭国民党巡逻队逮捕,关押于宁波西宁寺拘留所,4月趁宁波沦陷期间,拘留所随同国民党机关撤离,詹步行在西撤途中逃脱出狱,暂避镇海江南,经特委审查后恢复党籍,6月任奉化特派员,8月至次年7月并着手厘清原奉化党组织基础上,组织对奉东抗日自卫中队、奉化独立中队(后改编为奉化保安大队第一中队)、奉南大队第二中队(后改编为奉化保安大队第二中队)、奉化大队、奉北独立中队中展开伪军中的隐蔽、策反工作。1942年7月,詹步行参加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共浙东区党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三东地委建立后任中共三东地委委员兼任奉化县特派员,协助中共三东地委书记吕炳奎策反伪军起义,开展武装斗争,并建立奉化县办事处任主任,10月后,将策反的奉化大队拉到四明山区编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三支队,由于詹步行对策反工作做得细而扎实。在此基础上,奉化保安第一中队在詹步行调离奉化后不久,也被编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四支队。
1943年3月,为贯彻落实1942年7月中共浙东区党委在三北(慈溪)宓家埭召开的干部扩大会议精神,中共三东地委根据抗日形势发展需要,提出对三东地区建立南北海上交通联络点,其任务是沟通南北海上交通控道,决定调中共三东地委委员、奉化县特派员詹步行同志到定海工作(当时舟山划为定海本岛片与北海山片两块地区,均为县级,设特派员制),詹步行任北海山片特派员,领导舟山本岛以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建立党的地下组织和发展党员,同时,又调中共党员童春梅同志协助詹步行工作。4月,詹步行与地方党员童春梅以夫妻身份作掩护(后结为革命伴侣),通过中共地下特别党员、定海县抗日自卫团第三大队(简称:三大队)指导员王家恒的特殊关系到岱山岛,经远方亲戚帮助,在东沙角有较好群众基础的念母岙费家租了两间瓦屋,以开“美丰杂货店”为名设立党的领导机关,着手开辟新地区抗日救亡活动,组建抗日武装和统战工作。不久,中共三东地委分析了定海以北的北山片抗日形势后,又调中共党员余力行(又名:周瑞清、宋志清)到岱山担任岱衢区特派员,协助詹步行开展抗日活动,建立党的地下组织、发展党员,组建抗日武装队伍。至年末,在詹步行的直接领导下,发展党员三名,建立一个党的支部(即中共宫门盐民支部)。1944年1月,根据中共三东地委和定海县工委精神,詹步行与中共特别地下特别党员、三大队指导员王家恒发生了横向单线联系,就此开始运用王家恒的特殊地位和条件开展岱山地区地下工作,并以三大队名义,招收20多名成分好、意志坚强的青壮年积极分子,组建成由岱衢区特派员领导的抗日游击小分队。是年末,中共浙东海上工作委员会将王家恒的组织关系作为特别党员迁至念母岙“美丰杂货店”党的领导机关内(詹步行处)。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统一舟山群岛一分为二的党的领导关系,詹步行任定海县(含岱山)特派员。全面内战爆发,驻定海的国民党卷土重来,亟待重建岱山的党、政、军、警各类反动组织。9月,王家恒从宁波柴桥回岱山,詹步行抓住这一时机,秘密组织和发动岱山的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全力支持王家恒的特殊身份,取得了定海县岱山地区国民党的党、政、军、团的领导职务,在打击和限制岱衢区的反动势力,发动群众、惩治汉奸,掩护地下党组织和地下党员的安全,支持党的领导机关在岱山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等起到特殊重要作用。1947年1月,根据中共浙东区党委和中共三东地委精神,党的组织工作有新的发展。3月,驻东沙角念母岙的定海县特派员制恢复为“中共三东工委”建制,詹步行任中共三东工委书记,并着手策划王家恒控制的“保二中队”准备起义,筹建“东海游击总队”(简称:“东总”)。1948年1月,中共浙东临委在四明山孔岙召开扩大会议,为了发展武装斗争的需要,决定:将中共三东工委改为中共东海工委,要求鄞县东南、镇海、奉化东部、定海县(含定海、普陀、岱山)、象山港区沿海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东海游击区,詹步行任中共东海工委书记,整顿和健全舟山群岛游击支队(简称:舟支,徐小玉控制的武装)。8月6日至9日,东海工委在定海茅洋召开扩大会议,全面部署东海地区的武装斗争,会议正直全国正面战场战略决战的前夕,足够估计了胜利形势,对国民党垂死挣扎估计不足,特别是没有估计到国民党要以舟山群岛作为其大陆到台湾的跳板战略地位,21日,“东总”南进六横岛后遭到数倍于我的敌人包围,损失严重,9月10日,“舟支”在东福山岛被国民党海、陆、空军围剿,战斗失利,22日,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率20余艘战舰和海军陆战队2000多人包围了岱山诸岛,以检阅为名,将“保二中队”全体人员诱骗至高亭,以“通共”“资匪”等罪名缴械,坚持岱山本岛的詹步行童春梅夫妻、余力行、翁氏姐妹等人全力以赴,孤岛孤军奋战,最后余力行带领17名“东总”战士安全转移至浙东游击根据地。是月末,由詹步行直接领导下,先后建立的中共岱衢区工委、地下交通联络站(恒兴米行,对外称“三号窗口”)中共宫门盐民支部、中共保二中队机关支部、中共东沙支部、中共泥峙支部、中共保二中队衢山分队支部有些转入地下,有些停止工作。10月,中共东海工委关闭,詹步行、童春梅夫妇撤离岱山,经过秀山赴台州游击区,詹步行任中共台东工委委员,兼管东海地区党的工作,翁氏姐妹也安全离开岱山。1949年1月,王家恒进入台州游击区,中共台东工委委员詹步行宣布:成立定海县政府和定海县自卫总队,任命王家恒为定海县政府县长兼自卫总队队长。6月,中共台州工委与南下部队会师,詹步行任台州地委(原称:六地委)民运部长,8月调离台州赴宁海县工作,是年10月—1953年8月,任中共宁海县委书记兼宁海县人民政府县长,其间,在詹步行领导下,在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抗美援朝等工作做出重大成绩。1953年8月,任台州专员公署副专员。是年夏,台州专区撤销,调任浙江省计划委员会副秘书长。1958年,任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1963年,任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1966年至1976年十年动乱中受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长期不公平的批斗、关押残酷迫害,身体严重受损。粉碎“四人帮”后任浙江省农业厅和林业厅顾问,1983年离休,1986年3月27日在杭州病逝,终年73岁。
童春梅(1923—2003),女,浙江省岱山县秀山童家人。1937年8月,日军发动八一三淞沪战役,随母在上海做工的春梅因工厂被炸而失业返回家乡。1940年经同乡介绍参加定海战时抗日政工队,1941年参加我党领导的妇女训练班,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3年春,经组织安排,调岱山东沙,为掩护我党特派员机关和保护特派员安全,与中共定海特派员詹步行以夫妻名义为掩护,在念母岙开一家美丰杂货店,作为我党的地下领导机关。从中共县特派员机关到中共东海工委机关,长达六年时间在同一地方没有暴露确实很不容易,这与童春梅的掩护是分不开的。